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5页 |
1.1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现实意义 | 第12页 |
1.2.2 理论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对象 | 第13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3页 |
1.4.2 专利检索法 | 第13页 |
1.4.3 定量分析法 | 第13页 |
1.4.4 定性分析法 | 第13-14页 |
1.5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5-17页 |
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第三章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基本概述 | 第17-23页 |
3.1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概述 | 第17-18页 |
3.2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现状与问题 | 第18页 |
3.3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行政保护 | 第18-19页 |
3.4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商业秘密保护 | 第19页 |
3.5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专利保护 | 第19-23页 |
3.5.1 炮制技术专利保护的概述 | 第20页 |
3.5.2 炮制技术专利保护的意义 | 第20-21页 |
3.5.3 炮制技术专利保护的现状 | 第21-22页 |
3.5.4 炮制技术专利保护的不足 | 第22-23页 |
第四章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申请现状分析 | 第23-35页 |
4.1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申请分析 | 第23-27页 |
4.1.1 专利申请与授权量的趋势分析 | 第23-24页 |
4.1.2 主要申请人分析 | 第24-25页 |
4.1.3 合作专利分析 | 第25页 |
4.1.4 技术领域构成分析 | 第25-26页 |
4.1.5 炮制方法专利技术内容分析 | 第26-27页 |
4.2 重点单位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分析 | 第27-35页 |
4.2.1 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分析指标 | 第27页 |
4.2.2 专利授权率 | 第27-28页 |
4.2.3 专利有效率 | 第28页 |
4.2.4 专利年龄 | 第28页 |
4.2.5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分析 | 第28-31页 |
4.2.6 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分析 | 第31-35页 |
第五章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申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5-38页 |
5.1 炮制技术并行的专利保护和行政保护制度在实践中存在冲突 | 第35页 |
5.2 炮制领域专利保护意识淡薄,专利申请量较少 | 第35页 |
5.3 大专院校、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未能充分发挥,合作专利较少 | 第35-36页 |
5.4 专利质量低下 | 第36-38页 |
5.4.1 专利维持时间较短 | 第36页 |
5.4.2 专利申请创造性低,涉及专利保护的范围较小 | 第36页 |
5.4.3 专利授权率低 | 第36页 |
5.4.4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质量低 | 第36-38页 |
第六章 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专利保护策略 | 第38-41页 |
6.1 建立针对中医药的专利保护制度,加强不同保护制度间的衔接 | 第38页 |
6.2 提高专利保护意识,合理制定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保护的立体保护策略 | 第38-39页 |
6.3 加强校企合作,建立产学研联盟 | 第39页 |
6.4 涉及重大意义需要保密的专利进行保密专利申请 | 第39页 |
6.5 制定专利挖掘战略,促进炮制技术专利质量的提升 | 第39-41页 |
6.5.1 结合新技术,采用新设备,依靠创新提升炮制技术竞争力 | 第39页 |
6.5.2 炮制专利技术从传统七情配伍转变为化学溶出的研究 | 第39-40页 |
6.5.3 对中药炮制技术进行二次开发,拓宽炮制技术专利申请的领域 | 第40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附录 | 第45-46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统计学审核证明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