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导论 | 第9-19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1.2 课题研究现状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5页 |
1.2.1 课题研究的国外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课题研究的国内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有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1.3.1 护城河的概念 | 第15页 |
1.3.2 水质稳定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方法及框架 | 第16-19页 |
1.4.1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4.2 论文主要框架 | 第16-19页 |
2 西安古护城河环境功能的历史演变与改造历程 | 第19-25页 |
2.1 古护城河在古代城市发展中的功能 | 第19-20页 |
2.1.1 传统的防御功能 | 第19-20页 |
2.1.2 蓄、排水、防洪 | 第20页 |
2.2 改造历史回顾 | 第20-22页 |
2.2.1 护城河解放前的修缮 | 第20-21页 |
2.2.2 护城河解放后的修缮 | 第21-22页 |
2.3 古护城河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功能 | 第22页 |
2.4 古护城河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定位 | 第22-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3 西安护城河景观现状及问题 | 第25-37页 |
3.1 基本现状 | 第25-27页 |
3.1.1 概况介绍 | 第25页 |
3.1.2 外形轮廓 | 第25-26页 |
3.1.3 断面及构造 | 第26页 |
3.1.4 环境营造 | 第26-27页 |
3.2 护城河环境景观的问题 | 第27-34页 |
3.2.1 硬质景观方面 | 第27-30页 |
3.2.2 软质景观方面 | 第30-34页 |
3.3 历史文脉传承问题 | 第34-35页 |
3.3.1 历史文化表达单调 | 第34-35页 |
3.3.2 历史文化感情缺乏 | 第3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4 基于水质改善功能下的古护城河景观改造—重要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| 第37-51页 |
4.1 西安市护城河景观改造的目标 | 第37-38页 |
4.2 西安市护城河景观改造的原则 | 第38-39页 |
4.2.1 统一性原则 | 第38页 |
4.2.2 生态性原则 | 第38页 |
4.2.3 独特性原则 | 第38页 |
4.2.4 优先性原则 | 第38-39页 |
4.2.5 人性化原则 | 第39页 |
4.3 重要问题的策略方法研究 | 第39-50页 |
4.3.1 “点线面”结合改善护城河及周边环境 | 第39-42页 |
4.3.2 以护城河水质改善为目的景观设计 | 第42-49页 |
4.3.3 加强护城河环境历史文化建设 | 第49-5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5 基于水质改善功能下的西安护城河改造景观设计——小南门至西门段 | 第51-69页 |
5.0 设计概况 | 第51-52页 |
5.1 生态水景技术的应用 | 第52-59页 |
5.1.1 生态喷泉 | 第53-55页 |
5.1.2 阶梯水景 | 第55-58页 |
5.1.3 文化元素与水景小品 | 第58-59页 |
5.2 景观绿地与植物相结合 | 第59-61页 |
5.2.1 生态浮岛 | 第59-60页 |
5.2.2 水生植物的种植 | 第60-61页 |
5.3 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| 第61-63页 |
5.3.1 人工湿地景观 | 第61-62页 |
5.3.2 雨水花园 | 第62-63页 |
5.4 景观序列的营造与延续 | 第63-68页 |
5.4.1 历史文化传承与连接 | 第63-67页 |
5.4.2 景观元素的更新 | 第67-6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6 西安古护城河未来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 | 第69-73页 |
6.1 古护城河未来保护对策 | 第69-70页 |
6.1.1 更新改造实施对策 | 第69页 |
6.1.2 建立有法可依的管理制度 | 第69页 |
6.1.3 设立专项资金 | 第69-70页 |
6.1.4 鼓励公众的参与 | 第70页 |
6.2 古护城河未来发展对策 | 第70-72页 |
6.2.1 形成可持续的连续空间 | 第71页 |
6.2.2 环成护城河景观绿道 | 第71页 |
6.2.3 护城河的保护与修复 | 第71-72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7 结论 | 第73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1-83页 |
图表目录 | 第83-86页 |
图录 | 第83-86页 |
表录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