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七脉心通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、血清TLR4及其下游信号因子的影响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文 | 第9-10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| 第10-17页 |
1.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5页 |
1.1.1 AS的危险因素 | 第10页 |
1.1.2 AS的保护因素 | 第10页 |
1.1.3 AS的发病机制 | 第10-15页 |
1.1.4 AS的治疗 | 第15页 |
1.2 传统医学对本病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1.2.1 AS的病因病机 | 第15-16页 |
1.2.2 AS的中医治疗 | 第16-17页 |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17-25页 |
2.1 研究对象 | 第17-18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2.1 病例分组 | 第18页 |
2.2.2 治疗药物 | 第18页 |
2.2.3 治疗方案 | 第18页 |
2.2.4 观察指标 | 第18页 |
2.2.5 主要试剂 | 第18-19页 |
2.2.6 统计方法 | 第19页 |
2.3 研究结果 | 第19-25页 |
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25-29页 |
3.1 Toll样受体在As中的治疗潜力 | 第25-26页 |
3.1.1 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抑制 | 第25-26页 |
3.2 AS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| 第26页 |
3.3 SQMXTJN的组方依据及现代药理研究 | 第26-27页 |
3.4 本研究临床观察指标依据 | 第27页 |
3.5 对照的设计 | 第27-28页 |
3.6 盲法的实施 | 第28页 |
3.7 治疗结果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8 问题与展望 | 第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9-31页 |
附录1: 诊断标准 | 第31页 |
附录2: 缩略词表 | 第31-32页 |
附录3 样本量估算方法 | 第32-33页 |
附录4 随机数字法程序语法 | 第33页 |
附录5: 分组结果 | 第33-35页 |
致谢 | 第35-36页 |
统计学审核证明 | 第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