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--铣削加工及铣床论文

铣削力与残余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壁板加工变形技术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标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薄壁零件加工变形产生的原因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薄壁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变形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3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第13-14页
第2章 铝合金三维切削机理与数值模拟第14-24页
    2.1 薄壁件加工变形的影响因素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切削力对薄壁零件变形的影响及策略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残余应力对薄壁零件变形的影响及措施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切削热对薄壁零件变形的影响及措施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夹紧力对薄壁零件变形的影响及措施策第17-18页
    2.2 薄壁工件加工过程的让刀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薄壁工件侧壁让刀变形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薄壁工件腹板加工变形研究第19页
    2.3 薄壁工件加工的数值模拟分析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建立刀具和工件的有限元模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薄壁工件的相关几何参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薄壁工件有限元模拟的数据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3章 毛坯加工过程中变形规律的实验研究第24-34页
    3.1 正交试验设计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正交试验基础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正交试验设计原理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正交试验设计程序第25-26页
    3.2 铣削力理论模型相关试验参数的确定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验假设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铣削力正交试验设计第26-28页
    3.3 铣削力试验第28-30页
    3.4 壁板精加工测量数据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数据处理及模型中相关参数的确定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铣削力理论模型试验验证第31-3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4章 基于残余应力的壁板加工变形研究第34-55页
    4.1 铣削力与残余应力耦合作用下加工变形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4.2 毛坯初始残余应力引起的工件整体变形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毛坯初始残余应力引起工件变形有限元求解第36-38页
    4.3 有限元变形分析中残余应力的算法第38-41页
    4.4 有限元变形分析仿真验证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 4.5 铣削加工残余应力引起的工件整体变形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不同切削深度产生的残余应力对加工变形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不同进给量产生的残余应力对加工变形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不同切削速度产生的残余应力对加工变形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铣削加工残余应力的近似表达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残余拉压应力引起的加工变形第47-48页
    4.6 应力槽释放方法对工件变形的影响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开应力槽法的几何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开槽宽度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开槽位置的影响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开槽深度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4.7 振动时效消除法对工件变形的影响第53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53-55页
第5章 试验验证第55-65页
    5.1 试验目的第55页
    5.2 加工流程采取的措施第55-56页
    5.3 试验方案设计第56-57页
    5.4 测量方案第57页
    5.5 试验结果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 5.6 工艺试验件切削方案及验证第61-64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结论与展望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个人简历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LAMOST DR2的太阳附近G矮星的金属丰度分布函数
下一篇:离子液体催化环氧化合物和CO2合成环碳酸酯/噁唑烷酮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