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调度、管理、通信论文--电力系统的运行论文

含微网的配电网负荷转移方案可靠性与经济性综合评估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配电网评估体系研究现状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可靠性与经济性评估模型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可靠性与经济性评估指标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配电网评估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3-14页
第二章 含微网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第14-27页
    2.1 含风电配电网元件的可靠性模型第14页
    2.2 含风电微网的可靠性模型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风电系统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储能设备第16页
    2.3 含微网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指标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微网并网运行的配电主网可靠性指标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孤岛运行微网可靠性指标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微网孤岛运行概率第20-21页
    2.4 含微网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配电主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孤岛运行微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第22页
    2.5 算例分析第22-25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5-27页
第三章 含微网的配电网经济性评估第27-36页
    3.1 含微网的配电网建设经济性评估指标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单位资产的供电能力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单位资产所供电量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单位资产所供负荷第27-28页
    3.2 含微网的配电网运行经济性评估指标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线损率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设备利用率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新能源开发情况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联合系统发电经济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负荷停电损失第30-33页
    3.3 算例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四章 配电网负荷转移方案可靠性与经济性综合评估第36-51页
    4.1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概率方法构建评估指标与综合评估模型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可靠性与经济性综合评估指标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可靠性与经济性综合评估模型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模糊层次分析评估模型与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4.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可靠性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经济性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9-40页
    4.3 评估标准的确定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可靠性评估标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经济性评估标准第42-43页
    4.4 负荷转移方案模糊综合评估第43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可靠性模糊评估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经济性模糊评估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可靠性与经济性模糊综合评估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最大负荷方式下负荷转移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估第49-5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结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附录第57-6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与应对研究--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
下一篇:安倍政权原子能战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