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微生物学论文

比较基因组及代谢组对酮古龙酸杆菌及其伴生菌的解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前言第9-10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-18页
    1.1 VC混菌体系的分析与改造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菌株研究背景介绍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VC混菌体系的系统生物学分析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混菌体系改造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比较基因组学的发展第12-14页
    1.3 代谢组学的应用第14-16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6-18页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8-24页
    2.1 发酵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仪器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试剂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试剂配置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发酵所用菌种及培养方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菌体生长及发酵液中山梨糖与古龙酸的测定第20-21页
    2.2 基因组测序及分析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因组DNA样品制备与建库测序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测序组装结果的分子验证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基因组注释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2.3 胞内代谢物的测定与分析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代谢物的提取、检测和分析第23-24页
第三章 酮古龙酸杆菌的代谢机制研究第24-38页
    3.1 酮古龙酸杆菌的基因组分析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酮古龙酸杆菌的进化树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共生机制相关基因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3.2 酮古龙酸杆菌的代谢网络分析第28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酮古龙酸杆菌在不同碳源下的生长比较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酮古龙酸杆菌的代谢路径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胞内代谢组学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36-38页
第四章 VC生产伴生菌的比较基因组分析第38-63页
    4.1 苏云金芽孢杆菌B.thuringiensis Bc601基因组学分析第38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B.thuringiensis Bc601基因预测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B.thuringiensis Bc601基因功能解析第41-45页
    4.2 内生芽孢杆菌B.endophyticus Hbe603基因组学分析第45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B.endophyticus Hbe603基因组总体特征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B.endophyticus Hbe603基因功能分析第49-54页
    4.3 比较分析两株芽孢杆菌的伴生作用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伴生菌单独培养及混菌发酵表型比较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两株伴生菌在基因组尺度的比较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60-63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3-65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63-64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2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2-74页
附录第74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牛肠激酶轻链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热稳定性改造
下一篇:原位生长MgAl2O4尖晶石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泡沫及其性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