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--人事管理论文

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借调问题及对策研究--以惠阳区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综述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借调研究综述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有关人员借调的研究综述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简要评析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7-20页
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0-24页
    2.1 基本概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公共部门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人力资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公务员流动第21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激励理论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系统优化原理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弹性冗余原理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小结第23-24页
第三章 惠阳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借调现状第24-37页
    3.1 惠阳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借调基本情况第24-26页
    3.2 惠阳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借调管理情况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借调管理主体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借调程序管理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借调期内日常管理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1 教育培训管理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2 选拔任用管理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3 薪酬待遇管理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4 考核评价管理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借调期满后续管理第29页
    3.3 数据统计描述性分析第29-35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35-37页
第四章 惠阳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借调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7-47页
    4.1 惠阳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借调存在的问题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被借调单位方面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1 缺乏补偿机制导致人力成本加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.2 缺乏回归机制导致人事管理被动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借调单位方面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1 流动性大导致工作延续性差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2 约束不力导致腐败风险增加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3 考核脱离导致激励作用失灵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借调人员方面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1 身份差异导致心理认同不足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2 编岗分离导致权益难以保障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3 流转不畅导致进退两难尴尬第42-43页
    4.2 惠阳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借调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公务员编制管理缺乏动态弹性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公务员界内流动体制机制不畅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政府职能与行政资源不相匹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人力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不足第46-47页
第五章 对策建议第47-51页
    5.1 规范政府机关借调行为第47-48页
    5.2 推行机构编制动态管理第48-49页
    5.3 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第49-50页
    5.4 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第50-51页
结论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6页
附录1 调查问卷第56-59页
附录2 访谈记录第59-73页
攻读博士/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附表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靶向肿瘤(干)细胞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KT53504构效关系及其结构优化
下一篇:公务员职务犯罪预防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