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8-9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3 研究理论基础 | 第14-17页 |
3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3.1.1 沉默的定义 | 第14页 |
3.1.2 沉默的表现形式 | 第14-15页 |
3.2 支持理论界定 | 第15-17页 |
3.2.1 可理解输出假设 | 第15页 |
3.2.2 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 | 第15页 |
3.2.3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5-16页 |
3.2.4 互动式教学理论 | 第16-17页 |
4 研究设计 | 第17-19页 |
4.1 研究问题 | 第17页 |
4.2 研究对象 | 第17页 |
4.3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4.3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7-18页 |
4.3.2 观察法 | 第18页 |
4.3.3 访谈法 | 第18页 |
4.3.4 问卷调查法 | 第18页 |
4.4 研究工具 | 第18-19页 |
5 中职生课堂沉默现象调查分析 | 第19-35页 |
5.1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19-29页 |
5.1.1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| 第19-21页 |
5.1.2 访谈结果分析 | 第21-23页 |
5.1.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3-29页 |
5.2 引发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分析 | 第29-35页 |
5.2.1 学生自身层面的分析 | 第29-31页 |
5.2.2 教师层面的原因分析 | 第31-33页 |
5.2.3 其他层面的原因分析 | 第33-35页 |
6 改进中职学生英语沉默现象的策略 | 第35-46页 |
6.1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| 第35-38页 |
6.1.1 搭建知识架构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| 第35页 |
6.1.2 引入竞争机制,提升合作意识 | 第35-37页 |
6.1.3 丰富班级英语文化,鼓励学生语言输出 | 第37-38页 |
6.1.4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给予学生均等的机会 | 第38页 |
6.2 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| 第38-43页 |
6.2.1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,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| 第38-40页 |
6.2.2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,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| 第40-41页 |
6.2.3 改变单一评价模式,实现多元化评价 | 第41-42页 |
6.2.4 引入信息化教学,巧设课堂互动环节 | 第42-43页 |
6.3 整合家庭和学校资源,丰富学生知识视野 | 第43-46页 |
7 研究结论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附录1 | 第51-54页 |
附录2 | 第54-55页 |
附录3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