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硝基芳香族化合物的污染治理方法 | 第9-12页 |
1.1.1 物理法 | 第9-10页 |
1.1.2 化学法 | 第10-11页 |
1.1.3 生物法 | 第11-12页 |
1.2 生物电化学体系 | 第12-16页 |
1.2.1 生物电化学体系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1.2.2 生物电化学体系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3.1 研究意义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2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3页 |
2.1 实验体系介绍 | 第17-20页 |
2.1.1 实验装置 | 第17-18页 |
2.1.2 仪器与药品 | 第18-19页 |
2.1.3 溶液配制 | 第19-20页 |
2.1.4 反应器的运行 | 第20页 |
2.2 测试方法 | 第20-23页 |
2.2.1 硝基酚的还原效果 | 第20-21页 |
2.2.2 阴极库伦效率 | 第21页 |
2.2.3 硝基酚及其产物浓度分析方法 | 第21页 |
2.2.4 TOC测定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2.5 紫外分析 | 第22页 |
2.2.6 电化学分析 | 第22页 |
2.2.7 电子云密度计算 | 第22页 |
2.2.8 硝基酚的急性毒性 | 第22-23页 |
3 电极材料对硝基酚生物电化学还原效果的影响 | 第23-28页 |
3.1 不同阴极电位下4-硝基酚的去除效果 | 第23页 |
3.2 不同pH值下4-硝基酚的去除效果 | 第23-25页 |
3.3 不同阴极电位下阴极库伦效率 | 第25-26页 |
3.4 不同pH值下阴极库伦效率 | 第2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4 硝基酚还原产物鉴别 | 第28-34页 |
4.1 4-硝基酚还原产物鉴别 | 第28-29页 |
4.2 2,4-二硝基酚还原产物鉴别 | 第29-30页 |
4.3 2,4,6-三硝基酚还原产物鉴别 | 第30-32页 |
4.4 硝基酚的急性毒性变化 | 第32-3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5 硝基数量对硝基酚生物电化学还原性能的影响 | 第34-44页 |
5.1 不同阴极电位下硝基数量对硝基酚电化学还原性能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5.1.1 2,4-二硝基酚的去除效果 | 第34-35页 |
5.1.2 2,4,6-三硝基酚的去除效果 | 第35-36页 |
5.2 不同pH值下硝基数量对硝基酚电化学还原性能的影响 | 第36-39页 |
5.2.1 2,4-二硝基酚的去除效果 | 第36-38页 |
5.2.2 2,4,6-三硝基酚的去除效果 | 第38-39页 |
5.3 硝基酚的电化学还原性能与硝基数量的关系 | 第39-43页 |
5.3.1 硝基酚的电化学分析 | 第39-40页 |
5.3.2 硝基酚的电子云密度计算 | 第40-41页 |
5.3.3 硝基酚还原效果对比 | 第41-42页 |
5.3.4 阴极库伦效率对比 | 第42-4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6 结论与建议 | 第44-46页 |
6.1 结论 | 第44页 |
6.2 问题与建议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1页 |
附录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