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清代山东小说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8-15页 |
一、选题原因和研究价值 | 第8-10页 |
二、研究对象 | 第10-11页 |
三、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第一章 清代山东小说概况 | 第15-36页 |
第一节 清代山东小说的数量 | 第15-27页 |
第二节 清代山东小说的类型和题材 | 第27-30页 |
第三节 清代山东小说的发展脉络 | 第30-36页 |
第二章 清代山东小说作者研究 | 第36-63页 |
第一节 清代山东小说作者的空间分布 | 第36-44页 |
第二节 清代山东小说作者的生平和思想 | 第44-55页 |
第三节 清代山东小说作者的小说观念 | 第55-63页 |
第三章 清代山东小说的艺术特色 | 第63-76页 |
第一节 二元对立的人物形象 | 第63-66页 |
第二节 多样化的叙事结构 | 第66-70页 |
第三节 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| 第70-76页 |
第四章 齐鲁文化与清代山东小说 | 第76-93页 |
第一节 齐鲁文化的形成和演变 | 第76-80页 |
第二节 传统保守的道德劝喻色彩 | 第80-86页 |
第三节 神秘怪异的仙道文化气息 | 第86-93页 |
第五章 运河文化与清代山东小说 | 第93-108页 |
第一节 清代山东小说中的大运河 | 第93-97页 |
第二节 运河文化与儒家义利观念 | 第97-101页 |
第三节 运河文化与宗法伦理制度 | 第101-108页 |
结语 | 第108-1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1-115页 |
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| 第115-116页 |
后记 | 第116-11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