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基础医学论文--医学微生物学(病原细菌学、病原微生物学)论文--人体病毒学(致病病毒)论文

HIV-1融合蛋白gp41的结构和功能研究

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-9页
英文缩略语第10-11页
引言第11-19页
    (一) HI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第11-15页
    (二) 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研究第15-19页
第一部分 Gp41蛋白pocket-2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第19-42页
    前言第19-21页
    1.实验材料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主要仪器设备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试剂第21-23页
    2. 实验方法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多肽合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定点突变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细胞融合实验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假病毒的包被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 假病毒滴度测定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6 抗病毒实验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7 圆二色谱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8 等温滴定量热(ITC)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9 六聚体构象形成实验第28页
    3. 实验结果第2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T21晶体结构显示出gp41蛋白N端有一个小口袋区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 pocket-2在SIV gp41上的特征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 pocket-2区对HIV-1的融合和入侵有重要作用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 pocket-2区位点的氨基酸对N肽的抗病毒活性有重要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5 pocket-2区位点对六聚体结构的热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6 pocket-2区上的位点对六聚体结构的构象起着重要作用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7 pocket-2区上的位点突变影响与C肽HP23的结合第37-39页
    讨论第39-41页
    小结第41-42页
第二部分 W623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第42-58页
    前言第42-43页
    1. 实验材料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多肽多肽合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试剂盒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实验细胞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实验所用抗体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1.5 HIV-1假病毒包装的相关质粒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1.6 细菌和感受态细胞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1.7 点突变和PCR试剂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1.8 细胞培养基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9 实验耗材第45页
    2. 实验方法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定点突变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假病毒的包装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假病毒的滴度测定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 假病毒的定量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5 假病毒的入侵实验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6 假病毒的融合实验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7 抗病毒实验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8 圆二色谱第49页
    3. 实验结果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1 W623及其点突变对假病毒的融合和入侵有重要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 W623及其点突变多肽对六聚体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 基于W623位点设计的系列多肽抗病毒活性检测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 基于W623位点设计的系列多肽NHR和CHR相互作用的检测第54-56页
    讨论第56页
    小结第56-58页
综述第58-77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6-77页
附录第77-91页
致谢第91-92页
个人简历第92-95页

论文共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文化图式视角下的《道德经》翻译研究
下一篇:电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肠道菌群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