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中国哲学论文--先秦哲学(~前220年)论文--诸子前哲学论文

《艮》卦历史阐释脉络及义理生长历程

内容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绪论第11-17页
第一部分、《艮》卦阐释的历史脉络梳理第17-44页
    一、传统经传合治视野下的《艮》卦阐释第17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王弼“静止”之艮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孔颖达“防止”之艮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朱熹“居止(安止)”之艮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宋代理学家之《艮》与王弼、孔颖达之《艮》的比较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 来知德“滞止”之艮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(六) 清代考据学派“停止”之艮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七) 尚秉和寓“止”之艮第28-30页
    二、近代初期经传分治后的《艮》卦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高亨“注视”之艮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李镜池“保护”之艮与宋祚胤、胡朴安以史参艮第33-35页
    三、近代后期回归经传合治后的《艮》卦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黄寿祺杂糅众家之艮——抑止义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金景芳借鉴宋儒之艮——坚持义第40-42页
    四、小结第42-44页
第二部分、《艮》卦的义理发展历程第44-68页
    一、以象数分析还是义理阐释解《艮》?第45-50页
    二、《易传·艮》所蕴含的儒家思想与宋代对“儒家易”的回归第50-53页
    三、正人伦之迫切与《艮》卦地位的确立第53-57页
    四、《艮》卦争议经传文疏通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《艮》卦内卦三爻关系重探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《艮》卦《大象》“思”义重探第60-63页
    五、《艮》卦之当代价值第63-65页
    六、小结第65-68页
结语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3页
致谢第73-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羧甲基纤维素、壳聚糖基多功能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
下一篇:钒氧化物热敏电阻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