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7-13页 |
·绪论 | 第7页 |
·选题的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·相关的学术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·群体行为方面 | 第8-9页 |
·群体心理方面 | 第9-10页 |
·网络传播的控制与引导方面 | 第10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课题的主要方法 | 第10页 |
·面对问题的应对措施 | 第10-11页 |
·预期成果与理论创新 | 第11-13页 |
·预期达到的主要成果 | 第11页 |
·可能取得的理论创新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网民群体行为现状研究 | 第13-27页 |
·群体与群体行为的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·群体的概念 | 第13-14页 |
·群体行为与网民群体行为 | 第14-15页 |
·几种典型的网民群体行为及其特征分析 | 第15-25页 |
·BBS网络论坛——观点和民意的集散中心 | 第15-16页 |
·人肉搜索——人工提纯信息的网民互动战争 | 第16-18页 |
·SNS社交网络——群体互动应用的集成平台 | 第18-20页 |
·微博神话——个性化背景下的群体力量 | 第20-22页 |
·崛起的网络文学——社会文化要素的网络重组 | 第22-24页 |
·网络团购——群体购买力引爆的消费革命 | 第24-25页 |
·网民群体行为的基本特征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行为及心理实证调查 | 第27-37页 |
·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7页 |
·调查的目的 | 第27页 |
·调查的意义 | 第27页 |
·调查对象的确定及情况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调查对象的确定 | 第27-28页 |
·调查对象的情况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大学生群体行为及心理状态调查报告 | 第29-37页 |
·调查背景 | 第29-30页 |
·调查方法 | 第30页 |
·起止时间 | 第30页 |
·样本总数 | 第30页 |
·问卷内容 | 第30-31页 |
·数据与分析 | 第31-37页 |
第4章 网民群体行为的心理探源 | 第37-44页 |
·群体行为与群体心理 | 第37-38页 |
·行为与心理的关系 | 第37页 |
·群体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成因 | 第37-38页 |
·网民群体行为的心理成因 | 第38页 |
·网民群体行为中"沉默的螺旋"作用 | 第38-40页 |
·勒庞群体心理学中"乌合之众"的理论 | 第40-44页 |
第5章 网民群体行为及心理的控制与监管 | 第44-47页 |
·行之有效的行为管理措施 | 第44-46页 |
·完善立法规范网民群体行为 | 第44页 |
·道德标准监督网民群体行为 | 第44-45页 |
·行政手段控制网民群体行为 | 第45-46页 |
·积极巧妙的心理引导对策 | 第46-47页 |
·善用"意见领袖"引导网络舆论 | 第46页 |
·加强网民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| 第46-47页 |
第6章 结论:网民群体的未来——从"乌合之众"到"理性群体" | 第47-48页 |
·网民群体理性化转型的必要性 | 第47页 |
·网民群体实现理性化转型的意义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