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地学论文--环境地球化学论文

崇明东滩无机氮的迁移转化过程与影响机制分析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s第9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7-26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7-2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沉积物-水界面无机氮交换通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反硝化过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厌氧氨氧化过程第22-24页
    1.3 技术路线第24-26页
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6-37页
    2.1 自然地理概况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气候水文特征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潮滩湿地特征第26页
    2.2 样品采集第26-27页
    2.3 实验分析第27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连续流系统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无机氮沉积物-水界面交换通量测定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测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无机氮源-汇负荷及脱氮量估算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理化指标测定第30-37页
第三章 沉积物-水界面无机氮交换通量与影响因子分析第37-49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7-38页
    3.2 沉积物-水界面无机氮交换通量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NH_4~+界面交换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NO_3~-界面交换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第39-40页
    3.3 沉积物-水界面无机氮交换通量的影响因子分析第40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上覆水温度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盐度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无机氮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有机碳和总氮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pH、Eh、含水率第45-47页
    3.4 沉积物源-汇效应第47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47-49页
第四章 崇明东滩反硝化过程及影响因子分析第49-6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9页
    4.2 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第49-51页
    4.3 沉积物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子分析第51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上覆水温度、盐度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有机碳、总氮、碳氮比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无机氮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pH、Eh、含水率以及沉积物机械组成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铁、锰、硫元素第57-59页
    4.4 沉积物反硝化作用的脱氮效应第59-61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61-63页
第五章 崇明东滩厌氧氨氧化过程及影响因子分析第63-76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3页
    5.2 沉积物厌氧氨氧化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第63-65页
    5.3 沉积物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因子分析第65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上覆水温度、盐度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有机碳、总氮、碳氮比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无机氮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pH、Eh、含水率以及沉积物机械组成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铁、锰、硫元素第71-72页
    5.4 沉积物厌氧氨氧化作用的脱氮效应第72-74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74-76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-79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76-77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77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90页
附录第90-91页
    论文著作第90页
    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0-91页
致谢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CryptDB密文数据库系统研究
下一篇: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的移动充电调度算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