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32页 |
1.1 纳米材料与核壳结构 | 第10-11页 |
1.2 核壳结构的分类 | 第11-18页 |
1.2.1 无机@无机核壳颗粒 | 第11-13页 |
1.2.2 有机@无机核壳颗粒 | 第13页 |
1.2.3 无机@有机核壳颗粒 | 第13-16页 |
1.2.4 有机@有机核壳颗粒 | 第16页 |
1.2.5 核壳紧贴型结构 | 第16-17页 |
1.2.6 蛋黄-蛋壳型结构 | 第17-18页 |
1.2.7 空心型结构 | 第18页 |
1.3 核壳结构的合成方法 | 第18-24页 |
1.3.1 微乳液法 | 第19-20页 |
1.3.2 自组装法 | 第20-21页 |
1.3.3 溶胶-凝胶法 | 第21-22页 |
1.3.4 表面沉淀法 | 第22-24页 |
1.4 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用途 | 第24-28页 |
1.4.1 催化材料 | 第24-25页 |
1.4.2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| 第25-26页 |
1.4.3 生物医学 | 第26-28页 |
1.5 本论文工作的意义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| 第28-32页 |
1.5.1 本论文工作的意义 | 第28-29页 |
1.5.2 本论文工作的研究内容 | 第29-30页 |
1.5.3 本论文工作的创新之处 | 第30-32页 |
第2章 C@MnO_2核壳结构的合成、调控与电容行为 | 第32-53页 |
2.1 引言 | 第32页 |
2.2 C@MnO_2核壳结构的合成 | 第32-34页 |
2.2.1 实验 | 第33-34页 |
2.3 C@MnO_2核壳结构的形貌调控 | 第34-47页 |
2.3.1 KMnO_4浓度对形貌的调控 | 第35-38页 |
2.3.2 C@MnO_2核壳结构的形成机理 | 第38-41页 |
2.3.3 煅烧温度对形貌的影响 | 第41-47页 |
2.4 C@MnO_2核壳结构的电容行为 | 第47-52页 |
2.4.1 循环伏安曲线 | 第48-49页 |
2.4.2 恒流充放电曲线 | 第49页 |
2.4.3 不同形貌产物的电容行为比较 | 第49-5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3章 MnO_2@C核壳结构的合成、调控与电容行为 | 第53-67页 |
3.1 引言 | 第53页 |
3.2 赝电容超级电容器充放电机理 | 第53-59页 |
3.2.1 现有的赝电容超级电容器充放电机理的局限性 | 第55-56页 |
3.2.2 赝电容超级电容器充放电机理的假设 | 第56-57页 |
3.2.3 赝电容超级电容器充放电机理的理论验证 | 第57-59页 |
3.3 MnO_2@C核壳结构的合成 | 第59-62页 |
3.3.1 实验 | 第60页 |
3.3.2 分析与表征 | 第60-61页 |
3.3.3 MnO_2@C核壳结构的微观结构 | 第61-62页 |
3.4 MnO_2@C核壳结构的电容行为 | 第62-6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4章 Al@TiO_2蛋黄-蛋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| 第67-86页 |
4.1 引言 | 第67-68页 |
4.2 Al@TiO_2蛋黄-蛋壳结构的设计 | 第68-69页 |
4.3 Al@TiO_2蛋黄-蛋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调控 | 第69-78页 |
4.3.1 实验 | 第71-72页 |
4.3.2 分析与表征 | 第72-78页 |
4.4 Al@TiO_2蛋黄-蛋壳结构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| 第78-82页 |
4.4.1 不同铝核填充系数B的优化 | 第78-80页 |
4.4.2 电池性能测试 | 第80-82页 |
4.4.3 电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显微结构演变 | 第82页 |
4.5 Al@TiO_2蛋黄-蛋壳结构负极材料的优势 | 第82-8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84-86页 |
第5章 空心结构陶瓷颗粒的制备、调控与功能化特性 | 第86-105页 |
5.1 引言 | 第86-87页 |
5.2 Co_3O_4空心球的合成 | 第87-91页 |
5.2.1 实验 | 第87-88页 |
5.2.2 分析与表征 | 第88-91页 |
5.3 Co_3O_4空心球的结构调控 | 第91-95页 |
5.3.1 壁厚的调控 | 第92-94页 |
5.3.2 孔结构的调控 | 第94-95页 |
5.4 Co_3O_4空心球的催化性能 | 第95-96页 |
5.5 Ag负载TiO_2空心球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 | 第96-104页 |
5.5.1 Ag负载量的控制 | 第97-100页 |
5.5.2 光催化测试 | 第100-104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04-105页 |
第6章 基于核壳结构的块体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| 第105-129页 |
6.1 引言 | 第105页 |
6.2 La_2Zr_2O_7空心晶粒块体陶瓷的制备 | 第105-112页 |
6.2.1 实验方法 | 第106-108页 |
6.2.2 微观结构 | 第108-112页 |
6.3 La_2Zr_2O_7空心晶粒块体的热学性能 | 第112-116页 |
6.4 La_2Zr_2O_7空心晶粒块体的力学性能 | 第116-120页 |
6.5 Co_3O_4蜂窝结构块体的制备 | 第120-125页 |
6.5.1 实验方法 | 第120-123页 |
6.5.2 显微结构表征与分析 | 第123-125页 |
6.6 Co_3O_4蜂窝结构块体孔结构的调控与催化性能 | 第125-127页 |
6.7 本章结论 | 第127-129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129-1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1-143页 |
致谢 | 第143-145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45-1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