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生活、居住、交通论文

社区管理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作用及路径研究

中文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以社区为突破口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总结综述第15-16页
    1.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 1.4 思路与框架第16-17页
    1.5 课题可能的创新性第17-18页
第2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8-22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农民工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农民工市民化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社区管理第19-20页
    2.2 相关理论基础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社会融合理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需求层次理论第20-22页
第3章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和障碍第22-32页
    3.1 我国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分析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我国农民工的规模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我国农民工的地域分布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我国农民工的就业收入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我国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新生代农民工第28-29页
    3.2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障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非制度性障碍第30-32页
第4章 社区管理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作用的认识第32-40页
    4.1 社区组织为农民工提供非正式的支持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提供非正式制度的支持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提供非正式组织的支持第33页
    4.2 社区教育提升农民工的素质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提高文化技能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重塑心理认知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强化维权意识第34页
    4.3 社区服务满足农民工的需求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第36页
    4.4 社区参与引导农民工融入城市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经济生活的融入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心理层面的融入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缓解城市的排斥第38-40页
第5章 基于成都市金牛区沙河源街道社区农民工情况的调查分析第40-48页
    5.1 样本依据和研究思路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样本依据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研究思路第41页
    5.2 成都市沙河源街道社区农民工情况的调查分析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样本特征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农民工自身素质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农民工需求实现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农民工融入情况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5.3 调查的基本结论第47-48页
第6章 完善社区管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作用路径第48-54页
    6.1 落实相关政策,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落实《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》等相关政策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第49-50页
    6.2 创新社区教育,培养农民工市民素质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发放《市民手册》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建立市民学校第50页
    6.3 健全社区服务,满足农民工多样化需求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健全农民工社区服务平台,保障物质生存需求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,保障精神文化需求第52页
    6.4 拓宽社区参与,引导农民工融入城市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构建农民工政治参与平台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加强农民工与市民互动第53-54页
结论第54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0页
附录第60-6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概论”课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
下一篇: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