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色甘薯花色苷抗氧化谱效关系及转基因植株代谢产物分析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3页 |
1.1 紫色甘薯花色苷 | 第11-17页 |
1.1.1 紫色甘薯花色苷的结构 | 第12-15页 |
1.1.2 紫色甘薯花色苷的生物活性 | 第15-16页 |
1.1.3 紫色甘薯花色苷的其他性质 | 第16-17页 |
1.2 灰色系统理论 | 第17-18页 |
1.2.1 灰色关联分析 | 第17页 |
1.2.2 灰色关联分析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1.3 花色苷生物合成的研究 | 第18-23页 |
1.3.1 花色苷生物合成途径 | 第18-20页 |
1.3.2 花色苷的修饰 | 第20-21页 |
1.3.3 花色苷生物合成的调控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绪论 | 第23-25页 |
2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23页 |
2.2 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23-25页 |
2.2.1 主要内容 | 第23-24页 |
2.2.2 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紫色甘薯花色苷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 | 第25-49页 |
3.1 实验材料、仪器和化学试剂 | 第25-26页 |
3.1.1 实验材料 | 第25-26页 |
3.1.2 试剂耗材 | 第26页 |
3.1.3 实验仪器 | 第26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26-29页 |
3.2.1 样品制备 | 第26页 |
3.2.2 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仪条件 | 第26-27页 |
3.2.3 总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| 第27页 |
3.2.4 灰色关联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47页 |
3.3.1 紫色甘薯花色苷指纹图谱 | 第29-33页 |
3.3.2 紫色甘薯花色苷的鉴定 | 第33-42页 |
3.3.3 紫色甘薯花色苷的含量 | 第42-43页 |
3.3.4 主成分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3.5 紫色甘薯花色苷的谱效关系 | 第44-47页 |
3.4 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转基因紫色甘薯花色苷的代谢谱研究 | 第49-65页 |
4.1 实验材料、仪器和化学试剂 | 第49-50页 |
4.1.1 实验材料 | 第49-50页 |
4.1.2 试剂耗材 | 第50页 |
4.1.3 实验仪器 | 第50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50-52页 |
4.2.1 样品制备 | 第50-51页 |
4.2.2 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仪条件 | 第51页 |
4.2.3 总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| 第51页 |
4.2.4 统计学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52-63页 |
4.3.1 含水量 | 第52页 |
4.3.2 总花色苷含量 | 第52-53页 |
4.3.3 HPLC结果分析 | 第53-55页 |
4.3.4 LC-MS/MS鉴定花色苷 | 第55-61页 |
4.3.5 分析与讨论 | 第61-63页 |
4.4 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65-67页 |
5.1 结论 | 第65页 |
5.2 讨论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3页 |
附录 | 第73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
科研成果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