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云南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引言第10-17页
    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外文献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内文献综述第14-15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结构安排第16-17页
第二章 国内外小额信贷组织发展现状第17-30页
    第一节 国外小额信贷组织发展现状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外小额信贷组织发展概况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外小额信贷组织发展特征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国外小额贷款服务发展主要经验第21-23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内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第23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内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历程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概况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国内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经验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国内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对云南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启示第28-30页
第三章 云南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第30-39页
    第一节 云南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概况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云南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历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云南小额贷款公司区域分布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云南小额贷款式公司机构数量及规模第32-34页
    第二节 云南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特点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发展速度快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服务对象主要是“三农”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主要发放小额、短期贷款第35-37页
    第三节 云南小额贷款公司取得的主要成效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服务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扶小助微作用凸显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搭建民间资金桥梁第38-39页
第四章 云南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第39-47页
    第一节 监管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定位矛盾、身份性质模糊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机构缺乏、监管力量不足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服务缺失、制度设计滞后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基础薄弱、监管手段落后第41-42页
    第二节 小额贷款公司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业务市场定位错位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缺乏专业性人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公司治理不完善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抗风险能力较弱第43-44页
    第三节 其他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突出问题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外源融资困难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经营范围受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相关政策歧视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民间借贷冲击第46-47页
第五章 解决云南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面临问题的对策建议第47-57页
    第一节 明确性质定位,优化发展环境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完善法规,明确性质定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加强沟通,促进政策落地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主动协调,积极争取政策第49-50页
    第二节 拓宽融资渠道,放大杠杆作用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从金融机构融资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向股东定向借款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到资本市场融资第51-52页
    第三节 扩大经营范围,创新业务发展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扩大业务经营范围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放宽贷款区域限制第52-53页
    第四节 区分客户市场,实施差异发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立足实际,专注服务“三农”和小微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设立特色化小额贷款公司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发挥方便快捷优势,与银行错位竞争第53-54页
    第五节 健全监管机制,严控行业风险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健全监管制度,建立监管体系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建立监管平台,加强非现场监管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开展监管评级,实施区别监管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完善信用体系建设,加强信用支持第55-57页
第六章 结论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0页
附录第60-69页
致谢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5个玉米Lancaster群改良DH系遗传研究
下一篇:紫色甘薯花色苷抗氧化谱效关系及转基因植株代谢产物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