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关联及溢出效应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1.4 研究重点、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重点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难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可能的创新点第18-19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9-23页
    2.1 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结构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增长极理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循环累计因果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中心—外围理论第20页
    2.2 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倒U型理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不均衡增长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2.3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理论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绝对趋同理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条件趋同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俱乐部趋同理论第22-23页
第三章 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关联分析第23-34页
    3.1 甘肃省县域经济概况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区域特征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全省经济发展整体概况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25-26页
    3.2 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变迁第26-28页
    3.3 甘肃省县域经济的空间相关性分析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全局空间关联性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局部空间关联性分析第30-34页
第四章 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第34-45页
    4.1 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的设定原则第34-35页
    4.2 空间趋同模型的构建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绝对趋同模型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引入空间滞后变量的绝对趋同模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引入空间误差变量的绝对趋同模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县域经济增长条件趋同模型的建立第36-37页
    4.3 空间溢出效应的计量分析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县域经济增长的绝对趋同检验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县域经济增长的条件趋同检验第41-43页
    4.4 空间溢出效应对县域经济趋同的作用第43-45页
第五章 结论、建议及展望第45-50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布西北高东南低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县域经济差距扩大,呈现两极分化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城镇化有助于缩小县域经济差距,初始投资和财政依存度是县域经济差距扩大的两大原因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邻近县域的经济空间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地理特征是阻碍县域经济趋同的原因之一第46-47页
    5.2 政策建议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,重点建设小城镇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努力降低区域交易成本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实行向落后县域倾斜的财政政策,为当地经济起飞助力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建立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,加强县域经济关联第48页
    5.3 不足与展望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研究展望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4页
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54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村反贫困进程中的能力建设研究--基于甘肃省的实地调研
下一篇:一种基于Proview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