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溶解性有机质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4页 |
1.3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5-19页 |
2.1 东平湖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| 第15页 |
2.2 大汶河输入实验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| 第15-16页 |
2.3 水动力扰动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| 第16-17页 |
2.4 分析方法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基于历史资料的东平湖污染来源及其现状分析 | 第19-26页 |
3.1 东平湖水环境的历史变迁 | 第19页 |
3.2 东平湖水质污染现状及营养状态 | 第19-21页 |
3.3 东平湖污染物来源解析 | 第21-26页 |
第四章 东平湖可溶性有机物的荧光特征及环境意义 | 第26-33页 |
4.1 东平湖水质参数 | 第26-28页 |
4.2 东平湖CDOM的荧光组分 | 第28-30页 |
4.3 东平湖荧光组分与各水质参数之间的特征分析 | 第30-33页 |
第五章 大汶河对东平湖CDOM的影响 | 第33-40页 |
5.1 东平湖及大汶河水质参数 | 第33-34页 |
5.2 东平湖及大汶河CDOM的EEM-PARAFAC组分特征 | 第34-35页 |
5.3 东平湖及大汶河水质参数分析 | 第35-36页 |
5.4 东平湖及大汶河CDOM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 | 第36-40页 |
第六章 水动力扰动对有机物释放影响的实验研究 | 第40-48页 |
6.1 扰动试验水体理化因子变化 | 第40-42页 |
6.2 扰动试验有机质变化特征 | 第42-43页 |
6.3 扰动试验DOM光谱吸收及其荧光特征 | 第43-45页 |
6.4 讨论 | 第45-48页 |
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| 第48-50页 |
7.1 结论 | 第48-49页 |
7.2 不足与展望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63-6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