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.3 研究综述 | 第14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.3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及管理理论的概述 | 第16-21页 |
2.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概述 | 第16-18页 |
2.1.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含义及分类 | 第16-17页 |
2.1.2 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特征 | 第17-18页 |
2.2 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| 第18-21页 |
2.2.1 效用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2 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财务管理现状与风险评价 | 第21-30页 |
3.1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财务管理概述 | 第21页 |
3.2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主要经营数据 | 第21-24页 |
3.3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存在的财务风险 | 第24-26页 |
3.3.1 资本损失风险 | 第24-25页 |
3.3.2 资产质量风险 | 第25页 |
3.3.3 流动性风险 | 第25页 |
3.3.4 盈利性风险 | 第25-26页 |
3.4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财务风险存在的因素 | 第26-30页 |
3.4.1 风险管控能力 | 第26页 |
3.4.2 信息化水平较低 | 第26-27页 |
3.4.3 风险管理理念 | 第27-28页 |
3.4.4 内控体系不完善 | 第28页 |
3.4.5 风险评价机制 | 第28-30页 |
第4章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财务风险的多层次模糊评判分析 | 第30-40页 |
4.1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财务风险指标因素集合的建立 | 第30-31页 |
4.2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财务风险模糊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1-36页 |
4.2.1 评判因素集与财务风险等级 | 第32-33页 |
4.2.2 单因素评判 | 第33-34页 |
4.2.3 评判因素权向量 | 第34-36页 |
4.2.4 综合评判结果 | 第36页 |
4.3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财务风险评价结果的确定分析 | 第36-40页 |
第5章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| 第40-50页 |
5.1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资本结构的优化与资本质量提升 | 第40-43页 |
5.1.1 做实资产质量管理工作 | 第40页 |
5.1.2 加强流动性管理 | 第40-41页 |
5.1.3 调节银行资本结构 | 第41-42页 |
5.1.4 优化银行资本规模 | 第42-43页 |
5.1.5 妥善处置应急风险事件 | 第43页 |
5.1.6 提升风险文化理念 | 第43页 |
5.2 提升风险检查排查力度 | 第43-44页 |
5.2.1 扩大风险检查排查的范围 | 第43-44页 |
5.2.2 提升风险检查排查的手段 | 第44页 |
5.3 提升依法合规经营能力 | 第44页 |
5.4 提升技术工具应用能力 | 第44-45页 |
5.5 提升激励约束引导能力 | 第45页 |
5.6 加强员工培训,企业文化构建 | 第45-46页 |
5.6.1 实现全行认识高度统一 | 第45页 |
5.6.2 加强员工科学培训 | 第45-46页 |
5.6.3 构建良好企业文化 | 第46页 |
5.7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建立科学、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| 第46-50页 |
5.7.1 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| 第46-47页 |
5.7.2 实行集中、统一的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架构 | 第47页 |
5.7.3 建立内控制度,完善银行内部控制 | 第47-48页 |
5.7.4 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| 第48-5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附录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