汶川县映秀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
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10-15页 |
| 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1.1 选题背景及依据 | 第10页 |
| 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| 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| 1.3.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|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15-23页 |
| 2.1 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 | 第15页 |
| 2.2 自然地理条件 | 第15-16页 |
| 2.3 地质条件 | 第16-18页 |
| 2.4 构造活动 | 第18-20页 |
| 2.5 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与危害 | 第20-23页 |
| 第3章 数据信息预处理 | 第23-35页 |
| 3.1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| 第23-26页 |
| 3.2 地质灾害遥感调查 | 第26-31页 |
| 3.3 数字高程模型构建 | 第31-33页 |
| 3.4 数字地形分析 | 第33-35页 |
| 第4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| 第35-50页 |
| 4.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与分析 | 第35-43页 |
| 4.2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| 第43-45页 |
| 4.3 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 | 第45-47页 |
| 4.4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| 第47-48页 |
| 4.5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 | 第48-50页 |
| 第5章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| 第50-54页 |
| 5.1 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| 第50-51页 |
| 5.2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| 第51-54页 |
| 第6章 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 | 第54-58页 |
| 6.1 风险评价模型及方法 | 第54-56页 |
| 6.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| 第56-58页 |
| 结论与建议 | 第58-60页 |
| 结论 | 第58-59页 |
| 建议 | 第59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