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绘画论文--绘画技法论文--中国画技法论文

“目识心记”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绪论第7-11页
第一章 悟对自然:“目识心记”涵义解读第11-25页
 第一节 “目识心记”——中国式写生第11-16页
  1、视点在何处第11-12页
  2、中国式写生第12-14页
  3、中西写生的差异第14-16页
 第二节 “目识心记”本意溯源第16-20页
  1、“目识心记”字面意思的挖掘第16-18页
  2、“目识心记”画理渊源第18-19页
  3、“目识心记”与游观第19-20页
 第三节 视觉常态与物象之原第20-25页
  1、视觉常态第20-21页
  2、物象之原第21-22页
  3、画面中的自然第22-25页
第二章 外师造化:绘画教育与“目识心记”第25-42页
 第一节 中西绘画教育理念与“目识心记”第25-32页
  1、西方教育的历史描述第25-27页
  2、师徒传授的教育模式第27-31页
  3、近现代的中国画教育第31-32页
 第二节 临摹与“目识心记”第32-37页
  1、临摹的意义第32-34页
  2、临摹之法第34-36页
  3、前图式第36-37页
 第三节 视觉经验的养成第37-42页
  1、视觉经验第37-38页
  2、临摹与视觉经验第38-40页
  3、目识心记与国画教育第40-42页
第三章 成竹在胸:绘画创作与“目识心记”第42-55页
 第一节 中西绘画创作过程的差异第42-46页
  1、忠实自然理性求真第42-44页
  2、心手相应妙造自然第44-46页
 第二节 “意象”的形成第46-51页
  1、意象第46-48页
  2、意象的特征第48-49页
  3、意境的再造借助“目识心记”第49-51页
 第三节 经验世界与个人的艺术第51-55页
  1、视觉经验与笔墨经验第51-52页
  2、个人图式的形成第52-55页
结语第55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个人简介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绘画“疏密”二体的语言构造和风格意蕴
下一篇:设计创新中的灵感思维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