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论元曲艺术对元代山水画的影响
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绪论 | 第9-11页 |
| 一: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| 第9页 |
| 二: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三:本文主要采取的方案、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第一章 关于中国的戏剧发生发展到元曲的高度成熟 | 第11-13页 |
| ·中国戏剧的历史渊源与发生发展 | 第11-12页 |
| ·散曲和北杂剧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元代文人的心态与特性 | 第13-16页 |
| ·元代社会的政治状况 | 第13页 |
| ·汉族文人的特性 | 第13-14页 |
| ·少数民族(以女真族等为例)文化心理的折射 | 第14-16页 |
| 第三章 世俗、高逸、浑穆——多元并存的元代艺术 | 第16-22页 |
| ·元曲的辉煌成就 | 第16-17页 |
| ·写意的文人书画 | 第17-22页 |
| ·开风气的元初三家 | 第17-19页 |
| ·臻极境的元季四家 | 第19-20页 |
| ·元代绘画艺术的师古与创新 | 第20-22页 |
| 第四章 元曲与元代山水画的联系 | 第22-29页 |
| ·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的儒家思想 | 第22-23页 |
| ·主张出世,效法自然的道家隐逸文化 | 第23-24页 |
| ·元曲独特隐逸文化形成的原因 | 第24-25页 |
| ·士大夫画家成为绘画载道功能的实现主体 | 第25-26页 |
| ·“谏”的作用的消失到元山水画的放逸 | 第26页 |
| ·曲境—元代的山水画与元曲 | 第26-29页 |
| 结语 | 第29-30页 |
| 注释 | 第30-3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1-32页 |
|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| 第32-33页 |
| 致谢 | 第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