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注释表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论文相关技术简介 | 第19-32页 |
2.1 联合空分复用技术 | 第19-24页 |
2.1.1 空间相关信道模型 | 第20-22页 |
2.1.2 联合空分复用 | 第22-24页 |
2.2 干扰对齐与预编码技术 | 第24-28页 |
2.2.1 MIMO信道容量及自由度 | 第24-25页 |
2.2.2 K用户干扰对齐算法 | 第25-27页 |
2.2.3 线性预编码技术 | 第27-28页 |
2.3 大规模MIMO技术 | 第28-30页 |
2.4 C-RAN架构简介 | 第30-3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基于伪逆的三小区FDD系统中的联合空分复用方法 | 第32-44页 |
3.1 引言 | 第32-33页 |
3.2 系统模型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3 不同条件下的干扰消除算法 | 第35-40页 |
3.3.1 高酉条件下组间干扰消除 | 第35-36页 |
3.3.2 非高酉条件下组间干扰消除 | 第36-37页 |
3.3.3 组内用户间干扰消除 | 第37-38页 |
3.3.4 复杂度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4 仿真与性能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基于天线优化和联合空分复用的干扰对齐算法 | 第44-65页 |
4.1 引言 | 第44-45页 |
4.2 系统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| 第45-48页 |
4.2.1 系统模型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2.2 系统模型转换 | 第47-48页 |
4.3 天线选择 | 第48-51页 |
4.3.1 相关信道容量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3.2 天线选择算法 | 第49-51页 |
4.4 干扰消除算法 | 第51-57页 |
4.4.1 联合接收滤波器矩阵 | 第52-54页 |
4.4.2 联合一阶预编码矩阵 | 第54-55页 |
4.4.3 二阶预编码矩阵 | 第55-57页 |
4.5 系统容量及天线数分析 | 第57-59页 |
4.6 仿真与性能分析 | 第59-64页 |
4.6.1 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布 | 第59-60页 |
4.6.2 天线选择对信道容量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4.6.3 不同算法性能比较 | 第61-64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5章 结束语 | 第65-67页 |
5.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| 第65页 |
5.2 后续研究工作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