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论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2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2.1 战略制定 | 第14-15页 |
1.2.2 战略执行 | 第15页 |
1.2.3 战略控制 | 第15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5 研究思路和框架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| 第22-34页 |
2.1 产业调整不断加快 | 第22-23页 |
2.1.1 产业边界融合日益加快 | 第22页 |
2.1.2 产业结构软化日益显著 | 第22-23页 |
2.1.3 新业务和新市场正加速形成 | 第23页 |
2.2 集团产业发展规划正在布局 | 第23-25页 |
2.2.1 集团产业战略规划进入布局阶段 | 第23-24页 |
2.2.2 计算机零部件业务是重点领域 | 第24-25页 |
2.2.3 计算机零部件业务是优势业务 | 第25页 |
2.3 成本导向与创新导向愈演愈烈 | 第25-27页 |
2.3.1 成本导向成为竞争焦点 | 第25-26页 |
2.3.2 创新导向成为竞争制高点 | 第26页 |
2.3.3 产业链延伸与产品差异化是提高盈利能力的根本途径152.4 市场竞争格局的马太效应日益凸显 | 第26-27页 |
2.4 市场竞争格局的马太效应日益凸显 | 第27-28页 |
2.4.1 市场竞争进入巨头斗争阶段 | 第27页 |
2.4.2 资本运作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杠杆 | 第27-28页 |
2.4.3 提高资本运作能力是缩短差距的主要手段 | 第28页 |
2.5 产业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 | 第28-34页 |
2.5.1 产业全球化布局紧密进行 | 第28-29页 |
2.5.2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各具特色 | 第29-31页 |
2.5.3 开拓国际市场是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内部环境分析 | 第34-60页 |
3.1 企业经营现状 | 第34-42页 |
3.1.1 企业业务规模较快增长 | 第34-35页 |
3.1.2 零部件业务发挥主要作用 | 第35-36页 |
3.1.3 业务盈利水平稳步提高 | 第36-37页 |
3.1.4 国际出口业务快速开拓 | 第37-39页 |
3.1.5 市场营销相对分散 | 第39-40页 |
3.1.6 技术研发能力不足 | 第40-41页 |
3.1.7 精益生产能力亟待加强 | 第41页 |
3.1.8 供应链效率不高 | 第41-42页 |
3.2 职能管理现状 | 第42-45页 |
3.2.1 战略规划较短,保障体系不健全 | 第42-43页 |
3.2.2 机构设置基本完整,部门协调效率不高 | 第43页 |
3.2.3 考核制度初步制定,激励机制亟待健全 | 第43页 |
3.2.4 财务体系运行良好,资本运营有待提高 | 第43-44页 |
3.2.5 文化氛围自发形成,文化建设尚需加强 | 第44页 |
3.2.6 信息平台初步完善,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| 第44-45页 |
3.3 主要业务发展现状 | 第45-50页 |
3.3.1 显示器:业务规模大 | 第45-46页 |
3.3.2 电源:业务利润高 | 第46页 |
3.3.3 整机:品牌影响力强 | 第46-49页 |
3.3.4 消费电子:业务潜力大 | 第49-50页 |
3.3.5 物业:业务稳定性好 | 第50页 |
3.4 SWOT分析 | 第50-51页 |
3.4.1 优势 | 第50页 |
3.4.2 劣势 | 第50-51页 |
3.4.3 机会 | 第51页 |
3.4.4 威胁 | 第51页 |
3.5 产业链分析 | 第51-53页 |
3.5.1 主要特征分析 | 第51-53页 |
3.5.2 业务价值链分析 | 第53页 |
3.6 产业选择分析 | 第53-60页 |
3.6.1 行业吸引力评价 | 第53-54页 |
3.6.2 企业竞争力分析 | 第54-56页 |
3.6.3 构建GE业务优先级评价矩阵 | 第56页 |
3.6.4 不同业务关键性成长因素分析(BKF) | 第56-60页 |
第四章 发展战略与重点 | 第60-80页 |
4.1 战略定位 | 第60页 |
4.1.1 公司使命 | 第60页 |
4.1.2 公司远景 | 第60页 |
4.1.3 公司价值观 | 第60页 |
4.2 战略方针 | 第60-61页 |
4.2.1 一体两翼 | 第60-61页 |
4.2.2 协同发展 | 第61页 |
4.3 战略目标 | 第61-64页 |
4.3.1 五年发展目标 | 第61-63页 |
4.3.2 三年发展规划目标及年度目标分解 | 第63-64页 |
4.4 以集中化战略发展显示器与电源业务 | 第64-68页 |
4.4.1 显示器业务 | 第64-66页 |
4.4.2 电源业务 | 第66-68页 |
4.5 以差异化战略发展笔记本、台式PC与服务器业务 | 第68-76页 |
4.5.1 笔记本 | 第68-71页 |
4.5.2 台式PC业务 | 第71-74页 |
4.5.3 服务器业务 | 第74-76页 |
4.6 以资本运营战略发展消费电子业务 | 第76-80页 |
第五章 发展对策与措施 | 第80-94页 |
5.1 统一三大平台建设 | 第80-83页 |
5.1.1 产品研发平台 | 第80-82页 |
5.1.2 品牌管理平台 | 第82页 |
5.1.3 国际业务平台 | 第82-83页 |
5.2 实施六个重大专项 | 第83-85页 |
5.2.1 生产制造基地扩建项目 | 第83-84页 |
5.2.2 显示器扩展项目 | 第84页 |
5.2.3 电源研发与推广项目 | 第84页 |
5.2.4 安全产品研发与推广项目 | 第84-85页 |
5.2.5 数字家庭产品研发与推广项目 | 第85页 |
5.2.6 笔记本业务拓展并购项目 | 第85页 |
5.3 采取九项保障措施 | 第85-94页 |
5.3.1 建立战略执行组织保障体系 | 第85-86页 |
5.3.2 注重供应链的精益管理 | 第86-87页 |
5.3.3 推广有效的绩效考核与激励办法 | 第87-90页 |
5.3.4 重点引进设计研发与生产管理型人才 | 第90页 |
5.3.5 建设创新导向型企业文化 | 第90-92页 |
5.3.6 加强资本运作 | 第92页 |
5.3.7 突出产品子品牌建设 | 第92-93页 |
5.3.8 取得系统集成资质 | 第93页 |
5.3.9 实行股权激励制度 | 第93-94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94-96页 |
6.1 主要工作 | 第94页 |
6.2 后续研究工作 | 第94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-101页 |
南华大学研究生答辩后学位论文复制比检测表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