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9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、方法、目的和意义 | 第9-12页 |
一、研究对象的概念和范畴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的方法与手段 | 第10-11页 |
三、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西方现代平面设计理论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8页 |
一、西方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二、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第三节 本课题要探讨的几个主要问题 | 第18-19页 |
第一章 西方现代平面设计的观念与理论的发展脉络 | 第19-46页 |
第一节 挑战传统——先锋派平面设计的观念与理论 | 第20-29页 |
一、平面设计中的未来主义 | 第20-23页 |
二、平面设计中的构成主义 | 第23-26页 |
三、平面设计中的风格派 | 第26-29页 |
第二节 直面现代——从包豪斯到美国的现代主义平面设计 | 第29-40页 |
一、集大成者的包豪斯 | 第29-32页 |
二、融合统一的国际主义风格 | 第32-36页 |
三、扛鼎企业的美国现代主义 | 第36-40页 |
第三节 现代主义之后——新浪潮版式设计探索 | 第40-42页 |
第四节 西方现代平面设计的观念与理论发展评述 | 第42-46页 |
第二章 影响西方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观念与理论 | 第46-97页 |
第一节 构成主义平面设计观念及理论评析 | 第47-61页 |
一、抽象艺术的发展为构成主义平面设计提供了关键的形式语汇 | 第48-58页 |
二、科学和哲学思潮为构成主义平面设计提供了清晰完整的观念基础 | 第58-61页 |
第二节 风格派平面设计观念及理论评析 | 第61-73页 |
一、风格派平面设计的核心思想 | 第62-68页 |
二、风格派平面设计的“平衡”和“纯粹” | 第68-73页 |
第三节 包豪斯平面设计的观念及理论研究 | 第73-88页 |
一、利西斯基的版式设计理念 | 第74-82页 |
二、拜耶的通用字体设计及其理念 | 第82-88页 |
第四节 沃尔夫冈·温加特的新浪潮版式设计观念及理论评析 | 第88-97页 |
一、以“概念”代“设计”,寻找有差异的版式解决方式 | 第88-92页 |
二、以“语义”促“传达”,探索版式设计的语法和语义层面 | 第92-94页 |
三、以“意义”显“价值”,拓展版式设计的行为半径 | 第94-97页 |
第三章 西方现代平面设计理论发展的逻辑与结构 | 第97-122页 |
第一节 简洁与开放的历史选择 | 第97-101页 |
一、现代主义拒绝使用既存符号和历史主题 | 第97-99页 |
二、现代主义是一种使事物得以延续和完善的框架 | 第99-101页 |
第二节 发展和转型的契机与必然 | 第101-110页 |
一、西方语汇中版式设计的概念与范畴 | 第102-105页 |
二、“现代性”观念为版式设计的形式赋予了精神意义 | 第105-110页 |
第三节 以解构为结构的深层意义 | 第110-115页 |
一、关于解构 | 第110-112页 |
二、平面设计中的解构主义 | 第112-114页 |
三、以解构为设计 | 第114-115页 |
第四节 “作者”观念对传统设计师内涵的拓展 | 第115-122页 |
一、“起源”、“权威”和“自我表达”是构成“作者”的重要特征 | 第116-119页 |
二、娴熟的技艺、鲜明的风格和优秀的审美表达能力 | 第119-122页 |
结语 | 第122-1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4-130页 |
附录A | 第130-143页 |
附录B | 第143-152页 |
附录C | 第152-196页 |
附录D | 第196-201页 |
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| 第201-202页 |
致谢 | 第2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