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制药化学工业论文--激素制造论文--甾体激素论文

基于黑曲霉的甾体羟化酶异源表达宿主的构建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前言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甾体化合物概述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甾体化合物结构与功能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甾体化合物的种类和功能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甾体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甾体化合物微生物研究进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甾体化合物微生物转化特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微生物羟基化反应原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甾体化合物微生物转化的类型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甾体微生物11α-羟基化反应第13-15页
    1.3 常见外源表达系统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大肠表达系统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酵母表达系统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丝状真菌第16页
    1.4 黑曲霉简介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黑曲霉的生理特征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黑曲霉的应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黑曲霉研究进展第17-18页
    1.5 黑曲霉基因敲除技术概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传统的同源重组技术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RNA干扰(RNAi)技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CRISPR/Cas9技术第19页
    1.6 黑曲霉遗传转化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原生质体PEG-CaCl_2介导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电激转化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第20页
    1.7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研究意义第20-22页
2 材料方法第22-43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菌株与质粒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工具酶和实验试剂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仪器设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主要溶液及缓冲液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培养基及抗生素第27页
    2.2 试验方法第27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黑曲霉孢子悬液制备、培养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甾体底物转化投料方法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转化产物硅胶薄层层析(TLC)、高压液相谱分析(HPLC)方法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潮霉素B及博来霉素对黑曲霉最小抑制浓度的确定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黑曲霉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其转化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大肠杆菌中质粒提取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小量DNA片段的纯化回收方法: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酶切产物的胶回收方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0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其电转化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1 农杆菌介导的黑曲霉高效转化方法的探索及优化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2 敲除载体pPZP-KCYP65的构建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3 敲除菌株的构建及筛选(甾体羟化酶基因黑曲霉表达宿主的构建)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4 回补载体的构建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5 回补突变株的构建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7 表达宿主适用甾体羟化酶基因的底物谱分析第42-43页
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-60页
    3.1 潮霉素B、博来霉素对黑曲霉最小抑制浓度的确定第43-44页
    3.2 农杆菌介导的黑曲霉高效转化方法的探索及优化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农杆菌菌种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黑曲霉孢子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转移膜类型对转化率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共培养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3.3 敲除载体的构建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CYP65左、右同源臂的扩增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载体骨架pPZP以及筛选标记潮霉素B抗性基因(HYG)片段的获得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敲除载体pPZP-KCYP65的构建第48-49页
    3.4 敲除菌株的构建(即表达宿主的构建)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敲除载体电转入农杆菌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农杆菌介导的黑曲霉CYP65基因敲除菌株构建第50-53页
    3.5 回补载体的构建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CYP65基因的扩增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载体骨架pPZP以及筛选标记博来霉素抗性基因(ble)片段的获得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敲除载体pPZP-KCYP65的构建第54-55页
    3.6 回补菌株的构建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回补载体电转入农杆菌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农杆菌介导的黑曲霉CYP65基因回补菌株构建第56-59页
    3.7 表达宿主适用甾体羟化酶基因对应底物谱第59-60页
4 结论第60-61页
5 展望第61-62页
6 参考文献第62-69页
7 论文发表情况第69-70页
8 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双醛微晶纤维素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研究
下一篇:基于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对Q235钢应力集中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