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压力加工论文--轧制论文--轧钢机械设备论文

棒线材轧制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及其预测系统开发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 1.1 棒线材生产技术发展概况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棒线材产品质量的控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棒线材温度场数值模拟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棒线材温度场数值模拟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棒线材温度场数值模拟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1.4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1.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1.6 创新点第19-20页
第二章 传热学理论基础及温度场模型的建立第20-42页
    2.1 传热学理论基础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温度场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导热微分方程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定解条件第23-24页
    2.2 温度场模型的建立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模型转换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椭圆断面转化为圆断面的误差分析及处理第25-29页
    2.3 一维换热数学模型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空冷过程换热数学模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轧制过程换热数学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轧件穿水冷却过程换热数学模型第31-32页
    2.4 一维柱面极坐标的有限差分计算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轧制过程传热的有限差分模型确定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输送过程传热的有限差分模型确定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水箱冷却过程传热的有限差分模型确定第37页
    2.5 重要参数的设置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材料热物性参数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钢种热物性参数的公式化处理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换热系数等参数的确定第40-41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41-42页
第三章 棒线材轧制温度场预报系统开发第42-56页
    3.1 系统开发工具第42页
    3.2 程序模块功能第42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软件功能模块及程序的编制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控界面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输入模块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温度曲线预报模块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温度数据的输出第50-51页
    3.3 模拟结果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3.4 模型的验证第53-55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55-56页
第四章 棒线材轧制过程温度场模拟与工艺优化分析第56-71页
    4.1 轧制生产工艺第56-60页
    4.2 轧件温度影响因素分析第60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钢种对轧件温度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出炉温度对轧件温度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产品规格对轧件温度的影响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坯料规格对轧件温度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轧制速度对轧件温度的影响第65-67页
    4.3 生产工艺的优化第67-70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70-71页
结论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6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76-77页
致谢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风碎渣自动提升机的设计与研究
下一篇: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治疗前后中医证型分布及演变特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