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炼焦化学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炼焦工艺过程论文--配煤论文

涟钢焦化厂炼焦煤基本特性与配煤结构优化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引言第11-12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-26页
    1.1 我国煤炭资源状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我国煤炭资源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我国炼焦煤资源及其可选性第13页
    1.2 炼焦煤工艺性质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炼焦煤的成焦特性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炼焦煤粘结性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炼焦煤粉碎性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煤的化学结构与其粘结性的关系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煤化学结构的近代概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煤化学结构的研究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1.4 煤岩显微组分与镜质组反射率在炼焦配煤中的应用第21-23页
    1.5 配煤研究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配煤的目的和意义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配煤原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配煤技术发展现状第24-25页
    1.6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本文研究目的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第25-26页
第二章 涟钢炼焦单种煤质量评价第26-46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26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原料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验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7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单种煤基本性质分析第27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单种煤热解过程中的塑性特性分析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肥煤热解过程中对惰性物的粘结能力研究第42-4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三章 炼焦煤溶剂抽提及其工艺性质研究第46-55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46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原料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试剂、仪器及设备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实验方法第47-49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不同温度热处理煤样的溶剂抽提率变化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抽提物及抽余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四章 涟钢焦化厂配煤结构优化研究第55-73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55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原料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实验方法第55-57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7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单种煤焦炭质量评价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配煤结构优化与焦炭质量关系研究第60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配合煤质量指标与焦炭质量关系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焦炭质量预测第69-7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3-75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73-74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0页
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第80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铝镓合金和含镓氧化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
下一篇:低劣煤热解半焦流化床气化及反应过程强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