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理论物理学论文--非线性物理学论文--混沌理论论文

多翼混沌系统的统一及其同步与反同步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2页
    1.1 混沌的产生与发展第9-10页
    1.2 多翼混沌系统第10页
    1.3 多翼混沌系统的应用第10-11页
    1.4 文章研究目的与结构安排第11-12页
第2章 混沌系统的研究内容第12-20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2页
    2.2 混沌基本概念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典型混沌系统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混沌的定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混沌的特征第14-15页
    2.3 数值分析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混沌吸引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平衡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Lyapunov指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分岔第17页
    2.4 混沌同步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混沌同步的类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实现同步的方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混沌同步的应用展望第18-1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19-20页
第3章 多翼混沌系统研究第20-3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0页
    3.2 多翼混沌系统的统一第20-21页
    3.3 加入多个反馈项第21-22页
    3.4 新多翼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新多翼混沌系统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数值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3.5 新四维混沌系统及其数值分析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新四维混沌系统的数学模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基本动力学特性第28-31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4章 多翼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第32-4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2页
    4.2 自适应同步理论依据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自适应控制方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Lyapunov稳定性定理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Lyapunov函数的构造第33页
    4.3 自适应同步方案第33-34页
    4.4 自适应同步仿真验证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相同混沌系统间的同步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多翼统一混沌系统间的同步第37-4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5章 多翼统一混沌系统的反同步第42-5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42页
    5.2 自适应反同步方案第42-43页
    5.3 自适应反同步仿真验证第43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多翼统一混沌系统间的反同步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结构不同的混沌系统间的反同步第47-51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2-54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5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附录A 个人简历第59-60页
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--以山东昌乐一中为例
下一篇:基于儿童需求的文本改写策略研究--以《格列佛游记》译本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