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氧氮化钦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45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页
    1.2 电化学电容器概述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电化学电容器的理论基础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电化学电容器按电能储存原理的分类第13-15页
    1.3 电化学电容器与电池的比较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电化学电容器与电池的区别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电化学电容器与电池的互补特性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活性材料第18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碳基电极活性材料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过渡金属氧化物基电极活性材料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导电聚合物基电极活性材料第29-31页
    1.5 电极纳米结构设计对提高性能的作用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活性材料的纳米结构对电极性能的提高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集流体纳米结构设计对电极性能的提高第32-37页
    1.6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7-3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8-45页
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原理第45-55页
    2.1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化学试剂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46-47页
    2.2 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物性表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X射线衍射分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微观形貌和结构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48页
    2.3 电化学电容器电极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及原理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循环伏安测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电化学阻抗测试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比电容、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计算方法第52页
    2.4 电化学电容器件的组装第52-5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3-55页
第三章 氧氮化钛纳米结构阵列的EDLC性能第55-69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5-56页
    3.2 样品制备第56-57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7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钛酸纳米结构阵列的形貌与结构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氧氮化钛纳米结构阵列的形貌与结构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氧氮化钛纳米结构阵列的电化学测试第63-6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8-69页
第四章 TiO_2和TiO_(1-x)N_x纳米管阵列的EDLC性能第69-9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9-70页
    4.2 TiO_2纳米管阵列第70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TiO_2纳米管阵列形貌的调控第71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TiO_2纳米管阵列结晶性、电化学电容性能与退火温度的变化关系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TiO_2纳米管长度、电化学电容性能与阳极氧化时间的变化关系第77-79页
    4.3 氧氮化钛纳米管阵列第79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氧氮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氧氮化钛纳米管阵列的结构表征第80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氧氮化钛纳米管阵列的电化学表征第87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氧氮化钛纳米管阵列与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比较研究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氧氮化钛纳米管阵列的恒流充放电测试第92-9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94-9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95-97页
第五章 MnO_2/TiO_(0.54)N_(0.46)纳米管阵列的赝电容性能第97-117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97-99页
    5.2 样品制备第99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99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MnO_2/TiO_(0.54)N_(0.46)纳米管阵列的形貌表征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MnO_2/TiO_(0.54)N_(0.46)纳米管阵列的电化学测试第101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的测试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MnO_2/TiO_(0.54)N_(0.46)器件的制备和测试第112-114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14-11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15-117页
第六章 对其它过渡金属氧化物赝电容材料的探索第117-131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117-118页
    6.2 样品制备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CoO_x在TiO_(0.54)N_(0.46)纳米管阵列上的沉积第11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V_2O_5和BiVO_4在TiO_(0.54)N_(0.46)纳米管阵列上的沉积第118-119页
    6.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119-12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CoO_x在TiO_(0.54)N_(0.46)纳米管阵列的形貌表征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CoO_x在TiO_(0.54)N_(0.46)纳米管阵列的电化学测试第120-12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V_2O_5/TiO_(0.54)N_(0.46)和BiVO_4/TiO_(0.54)N_(0.46)纳米管阵列的电化学测试第127-129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2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29-131页
结论与展望第131-135页
附录一 BiVO_4纳米叶:温和条件下的合成和提高了的可见光下产氧光催化活性第135-143页
    S1.1 引言第135-136页
    S1.2 实验部分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   S1.2.1 样品制备第136-137页
        S1.2.2 光催化表征第137页
    S1.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137-141页
        S1.3.1 BiVO_4纳米结构的形貌和结构表征第137-140页
        S1.3.2 BiVO_4纳米结构的光催化水分解活性表征第140-141页
    S1.4 本章小结第141-142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42-143页
附录二 自主开发程序第143-151页
    S2 恒流充放电测试程序源代码第143-151页
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和奖励第151-153页
致谢第153-154页

论文共1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分支理论的组合摄动分析及其应用
下一篇:春秋文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