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一、研究缘起 | 第10-11页 |
| 二、社区居民民主自治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三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2-15页 |
| (一) 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| (二) 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章 研究基础 | 第15-21页 |
| 一、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| (一) 社区 | 第15页 |
| (二) 社区居民参与 | 第15-16页 |
| (三) 社区居民自治 | 第16页 |
| (四) 社会组织 | 第16-17页 |
| (五) 社区社团组织 | 第17页 |
| 二、我国社区居民自治现状 | 第17-21页 |
| (一) 居民参与度较低是核心问题 | 第17-19页 |
| (二) 社区被行政化问题突出 | 第19-20页 |
| (三) 社区自身存在的其他问题 | 第20-21页 |
| 第三章 从理论到实践——开放空间会议技术在“领秀学院”项目中的应用 | 第21-32页 |
| 一、项目背景 | 第21-22页 |
| (一) 项目缘起 | 第21页 |
| (二) 枝江市马家店街道丹阳社区背景 | 第21-22页 |
| 二、“领秀学院”项目的运作过程 | 第22-32页 |
| (一) 前期准备 | 第22-23页 |
| (二) 锁定目标群体 | 第23-24页 |
| (三) 目标群体入场 | 第24-25页 |
| (四) 目标群体需求调查 | 第25-26页 |
| (五) 团队活动创意——进一步熟悉交流 | 第26-28页 |
| (六) 按顺序连续开展活动,发现领袖 | 第28-30页 |
| (七) 组建社团,初次推选领袖 | 第30页 |
| (八) 社团成立、建章立制 | 第30页 |
| (九) 引向公益,建立激励机制 | 第30-31页 |
| (十) 搭建资源对接平台 | 第31-32页 |
| 第四章 实践的升华——案例评析 | 第32-38页 |
| 一、“领秀学院”项目评估 | 第32-34页 |
| (一) 成果绩效 | 第32页 |
| (二) 对项目运作人员的评价 | 第32-33页 |
| (三) 社区居民的改变 | 第33-34页 |
| 二、“领秀学院”项目评估结果分析 | 第34-38页 |
| (一) “领秀学院”项目的成功点 | 第34-35页 |
| (二) “领秀学院”项目的不足 | 第35页 |
| (三) 反思与建议 | 第35-38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38-44页 |
| 一、开放空间会议技术是优秀的社区民主自治技术 | 第38-40页 |
| (一) 开放空间会议技术是一项可实现社区居民民主自治的技术 | 第38-39页 |
| (二) 开放空间会议技术是一项科学的能向不同类型社区推广的技术 | 第39页 |
| (三) 开放空间会议技术是链接政府和居民的桥梁 | 第39-40页 |
| 二、发展趋势 | 第40-44页 |
| (一) 全民共享民主果实 | 第40-41页 |
| (二) 实践提升,全民培养 | 第41页 |
| (三) 从社区“居民”到社区“公民” | 第41-43页 |
| (四) 从单一放权到有机增能 | 第43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| 附录 | 第47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