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小学识字教学设计及其微型实验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前言 | 第8-14页 |
| 一 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|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四 论文的基本结构 | 第12-14页 |
| 第一章 理论基础 | 第14-18页 |
| 一 布卢姆目标分类学概述 | 第14-15页 |
| 二 布卢姆目标分类学视野下的汉字知识类型 | 第15-17页 |
| (一)汉字的特点 | 第15页 |
| (二)汉字的知识属性 | 第15-17页 |
| 三 布卢姆目标分类学对识字教学的支持功能 | 第17-18页 |
| (一)有助于澄清汉字本身的知识属性 | 第17页 |
| (二)有助于明确识字过程中所应达到的学习水平 | 第17页 |
| (三)有助于结构化地、系统地设计、开展识字教学 | 第17-18页 |
| 第二章 基于目标分类学的小学识字教学设计 | 第18-24页 |
| 一 苏教版二年级上《识字 8》教学设计 | 第18-20页 |
| 二 苏教版二年级上《识字 8》教学设计的原理 | 第20-24页 |
| (一)对知识类型的说明 | 第20-21页 |
| (二)对教学活动的说明 | 第21-22页 |
| (三)对结果测评的说明 | 第22页 |
| (四)与常态教学设计的比较 | 第22-24页 |
| 第三章 微型教学实验:方案、过程及结果 | 第24-40页 |
| 一 实验方案 | 第24-28页 |
| (一)实验性质 | 第24页 |
| (二)实验目的 | 第24-25页 |
| (三)实验对象 | 第25页 |
| (四)实验变量与假设 | 第25-26页 |
| (五)实验控制 | 第26-27页 |
| (六)实验方法 | 第27页 |
| (七)实验工具 | 第27-28页 |
| 二 实验过程 | 第28-31页 |
| (一)实验前测 | 第28页 |
| (二)教学过程 | 第28-31页 |
| (三)实验后测 | 第31页 |
| 三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1-34页 |
| (一)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成绩差异性检验 | 第31-32页 |
| (二)实验后测数据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(三)实验结果 | 第33-34页 |
| 四 访谈实录分析 | 第34-40页 |
| 第四章 结论 | 第40-42页 |
| 一 研究发现 | 第40-41页 |
| (一)本微型实验能够达成识字教学设计专业化 | 第40页 |
| (二)本微型实验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水平 | 第40-41页 |
| 二 研究局限 | 第41页 |
| (一)实验时间层面 | 第41页 |
| (二)实验对象层面 | 第41页 |
| (三)教师访谈层面 | 第41页 |
| 三 研究展望 | 第41-4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6页 |
| 附录 | 第46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
| 附件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