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电站无功容量配置优化的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发展状况 | 第10-12页 |
1.2.1 无功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无功补偿作用及其发展 | 第11-12页 |
1.3 宁海县配电网无功问题分析 | 第12-16页 |
1.3.1 宁海县配电网无功电压总体情况 | 第12-13页 |
1.3.2 宁海县配电网无功管控执行情况 | 第13-15页 |
1.3.3 宁海县针对无功问题的整改措施 | 第15-16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及其无功优化 | 第18-32页 |
2.1 无功补偿设备 | 第18-22页 |
2.1.1 同步调相机 | 第19页 |
2.1.2 静止电容器 | 第19-20页 |
2.1.3 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 | 第20页 |
2.1.4 SVG/STATCOM | 第20-22页 |
2.2 无功优化方法 | 第22-31页 |
2.2.1 传统算法 | 第22-26页 |
2.2.2 现代启发式优化算法 | 第26-31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110KV配电系统变电站无功优化分析 | 第32-44页 |
3.1 宁海县110KV配电网络基本现状 | 第32-33页 |
3.2 宁海县110KV网架结构简化 | 第33-34页 |
3.3 变电站无功优化模型的建立 | 第34-37页 |
3.3.1 潮流计算问题的节点类型 | 第34-35页 |
3.3.2 以网损最小化为目标的模型建立 | 第35-36页 |
3.3.3 目标函数 | 第36-37页 |
3.4 算例分析 | 第37-43页 |
3.4.1 IEEE30节点算例分析 | 第37-40页 |
3.4.2 宁海县110KV变电站算例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