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9-18页 |
(一) 选题的缘由 | 第9-10页 |
1. 学生成长层面 | 第9页 |
2. 课程改革层面 | 第9-10页 |
3. 学校现实层面 | 第10页 |
4. 社会发展层面 | 第10页 |
(二)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研究的目的 | 第10-11页 |
2. 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三) 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| 第12-13页 |
2.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| 第13-16页 |
(四) 关键概念的界定 | 第16页 |
1. 英语学习倦怠 | 第16页 |
2. 自我效能感 | 第16页 |
(五) 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 文献研究法 | 第16页 |
2. 问卷调查法 | 第16页 |
3. 访谈调查法 | 第16页 |
4. 个案研究法 | 第16-18页 |
一、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 | 第18-23页 |
(一) 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倦怠的现状调查: 基于南宁市Y中学的调查 | 第18-19页 |
1. 基本情况 | 第18页 |
2. 研究对象 | 第18页 |
3. 研究工具 | 第18-19页 |
(二) 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倦怠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19-23页 |
1. 南宁市Y中学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总体情况 | 第19-20页 |
2. 学生的性别、年级、成绩水平等变量对其英语学习倦怠情绪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3. 调査发现的问题 | 第22-23页 |
二、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 | 第23-35页 |
(一) 学生方面 | 第23-27页 |
1. 学生在小学阶段英语基础不扎实,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受挫 | 第23-24页 |
2. 学习英语心态偏差,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 | 第24-26页 |
3. 自我效能感低,上英语课出现羞怯、害怕心理 | 第26页 |
4. 青春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特有问题 | 第26-27页 |
(二) 教师方面 | 第27-30页 |
1.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| 第27-28页 |
2. 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| 第28页 |
3. 师生关系冷淡 | 第28-30页 |
(三) 学校方面 | 第30-31页 |
1. 在校学习环境压抑 | 第30页 |
2. 缺乏英语实践的环境 | 第30-31页 |
3. 课程设置欠合理 | 第31页 |
(四) 家庭方面 父母文化素质偏低,负面作用的观念影响英语学习 | 第31-32页 |
(五) 社会方面 就业前景堪忧,网络的消极影响 | 第32-35页 |
1. 就业前景不佳 | 第32-33页 |
2. 网络的消极影响 | 第33-35页 |
三、解决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倦怠问题的对策 | 第35-43页 |
(一) 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,树立远大的目标 | 第35-37页 |
1. 从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,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| 第35页 |
2. 纠正学生的英语学习心态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 | 第35-36页 |
3.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我效能感 | 第36页 |
4.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,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| 第36-37页 |
(二) 优化课堂,提高学习效率 | 第37-38页 |
1. 引领学生树立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,让课堂有实效 | 第37页 |
2. 提高教学艺术,使课堂充满生机 | 第37页 |
3. 加强对农村英语教师的在职培训,提高课堂效率 | 第37-38页 |
4. 关爱学生,引导其积极的英语学习情感 | 第38页 |
(三) 构建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氛围 | 第38-40页 |
1. 创设宽松的、积极向上的英语学习环境 | 第38-39页 |
2. 开展健康多元的英语校园文化活动,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| 第39-40页 |
3. 领导重视,优化英语课程设置 | 第40页 |
(四) 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| 第40-41页 |
1. 提高家长教育意识,让家庭教育科学化 | 第40页 |
2. 加强与家长沟通,让家长和学校形成合力 | 第40-41页 |
(五) 保证稳定、和谐的社会学习环境 | 第41-43页 |
1. 争取充足的社会支持 | 第41页 |
2. 尽量避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3. 加强学生正确的社会观、人生观教育和指导 | 第42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注释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附录Ⅰ | 第47-49页 |
附录Ⅱ | 第49-50页 |
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