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差图熵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符号对照表第11-12页
缩略语对照表第12-1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19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2 图像质量的基本概念及其评价的发展第16-17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7-19页
第二章 数字图像质量评价基础第19-31页
    2.1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观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21页
    2.2 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分类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半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2.3 图像质量评价算法性能评价指标第26-28页
    2.4 实验数据库第28-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1页
第三章 基于差图熵的图像质量评价思想第31-37页
    3.1 信息熵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信息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图像信息熵和主观感知的关系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图像信息熵的不完整性第33-34页
    3.2 差图熵的意义第34-36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四章 差图熵思想在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第37-45页
    4.1 图像的高频信息第37-38页
    4.2 基于差图熵的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3-45页
第五章 差图熵的思想在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第45-61页
    5.1 构造参考图像的方法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二次模糊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均值滤波与图像复原第47-49页
    5.2 差图熵在无参考领域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第49页
    5.3 人类视觉系统的视觉特性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图像亮度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图像对比度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图像的空间频率第51-52页
    5.4 亮度图,对比度图和空间频率图第52-54页
    5.5 基于差图熵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54-56页
    5.6 实验结果分析第56-59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59-61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-63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61页
    6.2 未来工作展望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致谢第67-69页
作者简介第69-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供电企业配电网投资效益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
下一篇:新电改下供电企业营销服务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