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戏剧艺术论文--中国戏剧艺术论文--曲艺艺术论文

山西长子鼓书研究--以精卫鼓曲社为例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(一)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目的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(二) 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论述第11-13页
    (三)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主要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 研究方法第13-15页
一、长子鼓书的文化生态第15-25页
    (一) 长子鼓书历史文化源流第15-18页
    (二) 长子鼓书发展流变过程第18-20页
    (三) 周边其他鼓书曲艺概况第20-21页
    (四) 调查对象概况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 精卫鼓曲社发展历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 演出环境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 田野安排第22-25页
二、精卫鼓曲社的口述文本第25-32页
    (一) 曲目内容及叙述方式第25-26页
    (二) 曲目的创作形式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 曲目的创作来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 创作者的流变第27-29页
    (三) 曲目反映的社会生活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 认识历史的窗口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 下层群众的心声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 人伦哲理的载体第31-32页
三、精卫鼓曲社的演出形式第32-40页
    (一) 说功与唱功第32-36页
    (二) 舞台表演方式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 舞台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 表演人数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 乐器的配备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 艺人的演出形式第37-40页
四、长子鼓书中功能与角色的转换第40-44页
    (一) 功能与价值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 祈愿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 娱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 教化第41-42页
    (二) 功能的转变第42页
    (三) 艺人职业化的转变第42-44页
五、长子鼓书兴衰因素的探讨第44-51页
    (一) 兴盛的缘由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1. 特殊的地域环境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 浓郁的信俗文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 精湛的表演技艺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 不断地求新革变第47-48页
    (二) 传承与发展中问题存在的因素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1. 受众老龄化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 后继乏人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 缺乏专业的创作主体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 传媒对其冲击影响第50-51页
结语第51-52页
注释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4页
附录第54-59页
后记第59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山西翼城浑身板传承的调查与研究
下一篇:临县清明习俗调查与研究--以城庄镇东新舍窠村为个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