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档案学、档案事业论文--档案管理论文

我国档案安全灾难备份管理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8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的来源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的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难点和存在的创新点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的难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存在的创新点第15-17页
第2章 我国档案安全灾难备份管理的理论第17-28页
    2.1 档案安全灾难备份的内涵与特性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我国档案安全灾难备份的内涵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我国档案安全灾难备份的特征第21-22页
    2.2 我国档案安全灾难备份的分类和方式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我国档案安全灾难备份的分类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我国档案安全灾难备份的方式第22-24页
    2.3 完善我国档案安全灾难备份管理系统的必要性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不可抗力事故频发给档案安全灾难备份管理敲响警钟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信息化时代发展飞速要求档案安全灾备管理与时俱进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国家相关的部门对档案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断地加强第27-28页
第3章 我国档案安全灾难备份管理的现状分析第28-39页
    3.1 我国档案安全灾难备份管理取得的初步成效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档案安全管理意识不断的加强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扩建档案馆并建立档案馆联盟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灾难备份技术逐步呈现多元化第31-32页
    3.2 我国档案安全灾难备份管理的主要问题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档案部门分散割据管理较严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客观备份载体过时更新缓慢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档案安全灾备以本地备份为主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相关的标准制度建设不够健全第34-35页
    3.3 我国档案安全灾难备份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档案工作者专业限制性,且缺乏与其他领域合作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工作人员防御意识不高,以被动的挽救措施为主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足,投资成本相对比较有限第37-39页
第4章 完善我国档案安全灾难备份管理的对策第39-46页
    4.1 完善档案实体灾难备份的管理机制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提高档案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加强实体档案在实际工作中的科学化管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培育档案实体性安全的管理人才队伍体系第41-42页
    4.2 改进电子档案灾难备份的技术支持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加强我国电子档案的云存储的建设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完善本地和异地电子档案备份能力第43页
    4.3 优化我国档案工作的管理方式和体系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构建科学的档案灾难备份建设模式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建立科学的档案灾难应急预警体系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健全我国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第44-46页
结论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附录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学英语教师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研究
下一篇:翻译目的论视域下《伤寒论》英译的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