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4.2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政府审计在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理论分析 | 第15-22页 |
2.1 政府审计的相关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1.1 政府审计的概念 | 第15页 |
2.1.2 政府审计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2.1.3 政府审计的原则 | 第16页 |
2.2 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相关理论 | 第16-19页 |
2.2.1 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2.2.2 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特征 | 第17-18页 |
2.2.3 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原则 | 第18-19页 |
2.3 政府审计在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| 第19-22页 |
2.3.1 原有的预算模式面临严重的现实挑战 | 第19-20页 |
2.3.2 政府职能转变与优化治理的客观需要 | 第20页 |
2.3.3 公共财政管理与财政监督的必然趋势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全口径预算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——以深圳市为例 | 第22-29页 |
3.1 深圳市全口径预算管理的现状 | 第22-26页 |
3.1.1 深圳市全口径预算管理的总体概况 | 第22页 |
3.1.2 深圳市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 | 第22-24页 |
3.1.3 深圳市全口径预算管理取得的成绩 | 第24-26页 |
3.2 深圳市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6-29页 |
3.2.1 市一级政府缺少专职委员会履行审计职能 | 第26-27页 |
3.2.2 预算会计不能适应审计与预算制度要求 | 第27页 |
3.2.3 全口径预算管理预决算的监督方式相对单一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中外政府审计推动预算体系优化的经验介绍 | 第29-34页 |
4.1 外国政府审计推动预算体系优化的具体做法 | 第29-30页 |
4.1.1 英国模式 | 第29页 |
4.1.2 美国模式 | 第29-30页 |
4.2 中国政府审计推进公共预算的成功案例 | 第30-32页 |
4.2.1 香港地区 | 第30-31页 |
4.2.2 浙江温岭地区 | 第31-32页 |
4.3 中外经验对于政府审计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工作的启示 | 第32-34页 |
第5章 政府审计在全口径预算管理的优化对策 | 第34-43页 |
5.1 政府审计在全口径预算管理中的基本目标及对象划分 | 第34-36页 |
5.1.1 政府审计在全口径预算管理中的基本目标 | 第34页 |
5.1.2 全口径预算核算对象的划分 | 第34-36页 |
5.2 政府审计在全口径预算管理普通预算部分优化的具体策略 | 第36-38页 |
5.2.1 一般公共预算相关项目明细化、公开化 | 第36-37页 |
5.2.2 上下级预算执行审计和收支审计联动 | 第37页 |
5.2.3 普通预算部分审计工作公开化、常态化 | 第37-38页 |
5.3 政府审计在全口径预算管理特别预算部分优化的具体策略 | 第38-39页 |
5.3.1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审计主体多元化 | 第38页 |
5.3.2 社会保险金预算金逐步开展政府审计 | 第38-39页 |
5.3.3 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逐渐调整与变革 | 第39页 |
5.4 政府审计在全口径预算管理其他预算部分优化的具体策略 | 第39-43页 |
5.4.1 审计对象拓展至政府债务以及或有负债 | 第39-41页 |
5.4.2 逐步公开公共预算的“第五本账” | 第41页 |
5.4.3 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表与审计报告制度 | 第41-4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