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工艺美术论文--中国工艺美术论文--工商工艺美术论文

论地域文化特色在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中的传承与表现

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3-4页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课题研究目的、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外相关文献检索情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本课题领域主要存在的问题第16页
    1.4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1.5 研究框架第17-20页
第二章 关于地域文化相关理论解析第20-28页
    2.1 地域文化相关概念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文化的含义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域的含义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地域文化的含义第21页
    2.2 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地域文化识别性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域文化历史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地域文化系统性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地域文化包容性第24-25页
    2.3 地域文化在公共空间环境发展的价值与意义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地域印象风貌传承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地域文化认同感知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需要第2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6-28页
第三章 公共空间导视系统的概述第28-44页
    3.1 公共空间导视系统的概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公共空间的概念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导视系统设计的概念第28-29页
    3.2 多元文化与导视系统设计的关系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文化解读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文化跨越第29-30页
    3.3 公共空间导视系统的分类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道路交通导视系统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旅游度假区导视系统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会展空间导视系统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商业展示空间导视系统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校园导视系统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医疗机构导视系统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公共公园导视系统第35-36页
    3.4 公共空间导视系统的构成要素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设计要素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环境要素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技术要素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理论要素第40-4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四章 地域文化在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中的传承研究第44-56页
    4.1 地域文化在导视系统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文化传承的必要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文化表现的必要第44-45页
    4.2 地域性文化在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中的传承现状分析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公共空间导视系统与地域文化内涵不相符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用性与人文关怀相违背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公共空间导视系统风格与城市文化相背离第47-48页
    4.3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影响下导视系统设计原则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地域实用性原则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地域文化延续性原则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城市美化性原则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地域文化保护性原则第50页
    4.4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影响下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方法第50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传承与重构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象征性的提取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传统文化形式的借鉴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民俗与历史相结合第53-56页
第五章 地域文化特色在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中的表现研究——以荣巷历史文化街区导视系统设计实践为例第56-76页
    5.1 无锡市地域文化特色概述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自然环境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地理概况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历史文化特色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地域文化古迹第58页
    5.2 无锡市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无锡市地理环境及人文特色的构成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无锡市历史文化形象定位解析第60-61页
    5.3 无锡市荣巷历史文化街区导视系统设计对徽派文化的传承与表达第6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整体设计思路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导视系统造型的设计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导视系统的字体设计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导视系统的色彩设计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导视系统的材质设计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导视系统设计效果展示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7 无锡市荣巷历史文化街区导视系统设计中文化传承意义第73页
    5.4 地域文化在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中的构建意义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互通有无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对周边地域环境的"给予"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周边地域环境对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的"回馈"第74页
    5.5 地域文化在公共空间导视系统设计中传承与表现的发展趋势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新技术的传承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多元地域文化的传承应用第75-76页
结论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2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82-84页
附录第84-88页
致谢第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2015美国“中西部艺术团”内蒙之行文化座谈会交替传译实践报告
下一篇:石墨烯杂化的TiO2和Li4Ti5O12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、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