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引言 | 第7-8页 |
| 第一章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概述 | 第8-13页 |
| 第一节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 | 第8-11页 |
| 一、环境行政的历史概观 | 第8-9页 |
| 二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定义与特征 | 第9-10页 |
| 三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| 第10-11页 |
| 第二节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内涵 | 第11-13页 |
| 一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概念 | 第11页 |
| 二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适格及其扩张 | 第11-13页 |
| 第二章 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司法探索与困境 | 第13-19页 |
| 第一节 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司法探索 | 第13-16页 |
| 一、新《环境保护法》实施前各地法院对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司法探索 | 第13-14页 |
| 二、新《环境保护法》颁布后社会主体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 | 第14-15页 |
| 三、检察院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试点 | 第15-16页 |
| 第二节 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司法困境 | 第16-19页 |
| 一、法院职能主义转变扰乱国家权力生态平衡 | 第16-17页 |
| 二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类型单一 | 第17页 |
| 三、原告主体资格缺乏相关法律规定 | 第17-19页 |
| 第三章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及体系分析 | 第19-25页 |
| 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一、私人检察总长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二、环境公共信托理论 | 第20页 |
| 第二节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体系分析 | 第20-25页 |
| 一、检察机关 | 第20-22页 |
| 二、社会团体组织 | 第22-23页 |
| 三、公民个人 | 第23-25页 |
| 第四章 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完善与发展 | 第25-30页 |
| 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模式建构 | 第25-26页 |
| 一、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价值选择与角色定位 | 第25-26页 |
| 二、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| 第26页 |
| 第二节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设计 | 第26-30页 |
| 一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扩展 | 第27-28页 |
| 二、原告资格多元化下的序位构想 | 第28-30页 |
| 结语 | 第30-3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1-33页 |
| 后记 | 第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