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伦理学(道德哲学)论文--其他伦理规范论文

我国当代大学生闲暇生活的道德引领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大学生是占有闲暇时间的主体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不受重视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大学生闲暇生活存在诸多问题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大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5页
    1.3 研究设计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理论基础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第二章 闲与德关系之分析第18-26页
    2.1 闲暇的内涵与本质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闲暇的内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闲暇的本质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含义和特点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德性的内涵及本质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德性的内涵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德性的本质第22页
    2.3 闲与德关系之分析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“德”是“闲”的伦理限度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“闲”是“德”养成的摇篮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“以闲育德”与“以德律闲”相结合第24-26页
第三章 大学生闲暇生活的调查分析及伦理审视第26-44页
    3.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第26页
    3.2 大学生闲暇生活道德失范分析第2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闲暇无主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闲暇无度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闲暇无味第33-38页
    3.3 大学生闲暇生活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传统观念和社会“功利化”环境的制约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高校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缺乏指导和家庭引导的误区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大学生缺乏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念第41-44页
第四章 大学生闲暇生活的道德调控第44-57页
    4.1 大学生闲暇生活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身心健康原则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正当合理原则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生态关怀原则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自主与责任相结合原则第46-47页
    4.2 大学生闲暇生活道德引领的实现方式第47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节日: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的情感释放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阅读: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的理性回归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社会参与: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的价值实现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形成合力:社会、家庭、学校共同引导第56-57页
结语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1页
附录第61-81页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第81-82页
致谢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全面放开二孩”政策的伦理解读
下一篇:跨文化背景下社区口译工作的伦理研究--以澳大利亚社区口译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