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绪论 | 第12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基本求解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2.1 场的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2.2 等效路的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.1 关于等效路的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.2 关于场的方法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1.4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2 基于FDTD算法求解电缆屏蔽层响应 | 第18-32页 |
2.1 时域有限差分法 | 第18-28页 |
2.1.1 FDTD计算区的划分 | 第19-20页 |
2.1.2 Maxwell方程和Yee氏网格 | 第20-23页 |
2.1.3 数值稳定性和色散的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1.4 边界条件的设置 | 第24页 |
2.1.5 激励源的选定 | 第24-26页 |
2.1.6 仿真计算模型的设计 | 第26-28页 |
2.2 不同条件时电磁场对屏蔽层耦合响应的比较 | 第28-30页 |
2.2.1 屏蔽层不同接地方式对屏蔽层耦合响应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2.2.2 土壤电导率的不同对屏蔽层耦合响应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3 屏蔽电缆有关参数的计算 | 第32-42页 |
3.1 屏蔽电缆转移阻抗的计算 | 第32-36页 |
3.1.1 转移阻抗的计算 | 第32-33页 |
3.1.2 管状屏蔽电缆转移阻抗的计算 | 第33-34页 |
3.1.3 编织屏蔽电缆转移阻抗计算 | 第34-36页 |
3.2 屏蔽电缆中电参数的求解 | 第36-40页 |
3.2.1 三导体情况下的数值求解 | 第36-37页 |
3.2.2 无限大地平面上双导体情况下的数值求解 | 第37-38页 |
3.2.3 屏蔽层内的双导体情况下的数值求解 | 第38-4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4 内传输线系统的等效模型及计算 | 第42-56页 |
4.1 多导体传输线 | 第42-46页 |
4.1.1 传输线方程 | 第44-45页 |
4.1.2 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| 第45-46页 |
4.2 在时域中求解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| 第46-50页 |
4.2.1 建立差分形式 | 第46-47页 |
4.2.2 边界条件 | 第47-48页 |
4.2.3 算法的稳定条件 | 第48页 |
4.2.4 算例计算与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3 含分布源的传输线方程的一维FDTD求解 | 第50-53页 |
4.3.1 分布源的等效 | 第50-52页 |
4.3.2 算法有效性的验证 | 第52-5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6页 |
5 不同工况下空间电磁场对同轴电缆芯线的影响 | 第56-66页 |
5.1 电缆的基本概念 | 第56页 |
5.2 不同工况下空间电磁场对同轴电缆芯线响应的分析 | 第56-64页 |
5.2.1 不同的接地方式对芯线响应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5.2.2 不同的土壤电导率对芯线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5.2.3 不同的土壤介电常数对芯线响应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5.2.4 不同的入射方位角对芯线响应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5.2.5 空间复杂电磁场对屏蔽电缆芯线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6.1 总结 | 第66页 |
6.2 展望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2-76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