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0页 |
| 第1章 重金属污染土壤超富集植物修复概况 | 第10-20页 |
| ·土壤重金属污染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对超富集植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| ·超富集植物的概念 | 第11页 |
| ·超富集植物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| ·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生态毒理机制 | 第13-14页 |
| ·细胞壁沉淀和细胞区室化作用 | 第13页 |
| ·植物体对重金属的螯合机制 | 第13-14页 |
| ·抗氧化酶系统激活保护作用 | 第14页 |
| ·重金属对超富集植物氮素代谢影响机制 | 第14-15页 |
| ·重金属对植物无机N同化的影响 | 第14页 |
| ·重金属对植物有机N同化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5-20页 |
| 第2章 Mn对短毛蓼和水蓼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| 第20-38页 |
| ·前言 | 第20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3页 |
| ·供试材料 | 第20页 |
| ·植物培养 | 第20-21页 |
| ·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21页 |
| ·各指标的测定方法 | 第21-23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23页 |
| ·结果分析 | 第23-34页 |
| ·不同Mn水平对短毛蓼和水蓼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| ·不同Mn水平对短毛蓼和水蓼叶片和根中MDA含量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| ·不同Mn水平对短毛蓼和水蓼叶片和根中H_2O_2含量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·不同Mn水平对短毛蓼和水蓼叶片和根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27-31页 |
| ·不同Mn水平对短毛蓼和水蓼叶片和根中-SH、GSH、PCs含量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| ·讨论 | 第34-35页 |
| ·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| 第3章 Mn对短毛蓼和水蓼氮素代谢的影响 | 第38-57页 |
| ·前言 | 第38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8-42页 |
| ·供试材料 | 第38页 |
| ·植物培养 | 第38页 |
| ·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38-39页 |
| ·各指标的测定方法 | 第39-42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42页 |
| ·结果分析 | 第42-53页 |
| ·不同Mn水平对短毛蓼和水蓼生长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| ·不同Mn水平对短毛蓼和水蓼Mn含量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不同Mn水平对短毛蓼和水蓼中硝态氮、铵态氮、游离脯氨酸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| ·不同Mn水平对短毛蓼和水蓼中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| 第48-53页 |
| ·讨论 | 第53-54页 |
| ·小结 | 第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| 第4章 Mn和Zn复合污染对短毛蓼和水蓼氮素代谢的影响 | 第57-76页 |
| ·前言 | 第57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57-58页 |
| ·供试材料 | 第57页 |
| ·植物培养 | 第57-58页 |
| ·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58页 |
| ·各指标的测定方法 | 第58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58页 |
| ·结果分析 | 第58-71页 |
| ·不同Mn-Zn水平对短毛蓼和水蓼生长和Mn含量的影响 | 第58-62页 |
| ·不同Mn-Zn水平对短毛蓼和水蓼叶片中叶绿素和MDA含量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| ·不同Mn-Zn水平对短毛蓼和水蓼中硝态氮、铵态氮、游离脯氨酸、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| 第64-67页 |
| ·不同Mn-Zn水平对短毛蓼和水蓼中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| 第67-71页 |
| ·讨论 | 第71-73页 |
| ·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| 第5章 结论 | 第76-78页 |
| 附录 | 第78-8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| 第83-84页 |
| 致谢 | 第84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