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2页 |
1.1 兽用抗生素残留现状 | 第12页 |
1.2 抗生素残留常用分析检测技术 | 第12-13页 |
1.2.1 理化检测法 | 第12-13页 |
1.2.2 微生物测定法 | 第13页 |
1.2.3 免疫学检测法 | 第13页 |
1.3 抗体技术 | 第13-16页 |
1.3.1 嵌合抗体与改型抗体技术 | 第14页 |
1.3.2 小分子抗体技术 | 第14页 |
1.3.3 抗体库技术 | 第14-16页 |
1.3.3.1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| 第15页 |
1.3.3.2 核糖体展示抗体库技术 | 第15-16页 |
1.3.3.3 酵母展示抗体库技术 | 第16页 |
1.4 单链抗体(scFv):制备原理及临床应用 | 第16-20页 |
1.4.1 单链抗体的制备 | 第17-18页 |
1.4.2 单链抗体(scFv)的应用 | 第18-20页 |
1.4.2.1 医疗应用 | 第19页 |
1.4.2.2 检测诊断应用 | 第19-20页 |
1.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庆大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| 第22-28页 |
2.1 材料 | 第22-23页 |
2.1.1 试剂 | 第22页 |
2.1.2 主要溶液的配置 | 第22-23页 |
2.1.3 主要仪器 | 第23页 |
2.2 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2.1 Gent人工抗原的制备 | 第23页 |
2.2.2 Gent人工抗原的鉴定 | 第23-24页 |
2.2.2.1 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定Gent-OVA和Gent-BSA | 第23-24页 |
2.2.2.2 SDS-PAGE鉴定Gent-OVA和Gent-BSA | 第24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3.1 紫外分光度法鉴定结果 | 第24-25页 |
2.3.2 SDS-PAGE鉴定结果 | 第25-26页 |
2.4 讨论 | 第26-27页 |
2.5 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禽源抗庆大霉素单链抗体的筛选及原核表达 | 第28-43页 |
3.1 材料 | 第28-31页 |
3.1.1 试剂 | 第28页 |
3.1.2 菌株与质粒 | 第28页 |
3.1.3 主要溶液的配置 | 第28-29页 |
3.1.4 主要培养基的配置 | 第29-30页 |
3.1.5 主要仪器 | 第30页 |
3.1.6 实验动物 | 第30-31页 |
3.2 试验方法 | 第31-38页 |
3.2.1 白来航鸡的免疫 | 第31页 |
3.2.2 脾脏组织的收集 | 第31页 |
3.2.3 抗庆大霉素单链抗体库的构建 | 第31-33页 |
3.2.3.1 脾脏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| 第31页 |
3.2.3.2 VL和VH基因的扩增 | 第31-32页 |
3.2.3.3 scFv基因的组装 | 第32页 |
3.2.3.4 重组载体及原始抗体库的构建 | 第32-33页 |
3.2.4 特异性抗庆大霉素单链抗体的淘选 | 第33-35页 |
3.2.4.1 噬菌体的增殖与滴定 | 第33-34页 |
3.2.4.2 特异性单链抗体的淘选 | 第34-35页 |
3.2.5 phage-ELISA及特异性抗庆大霉素单链抗体的表达 | 第35-38页 |
3.2.5.1 phage-ELISA及四轮淘选的富集程度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2.5.2 表达菌株的选择 | 第36页 |
3.2.5.3 质粒的提取 | 第36页 |
3.2.5.4 重组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| 第36-37页 |
3.2.5.5 特异性单链抗体的表达 | 第37页 |
3.2.5.6 特异性单链抗体的可溶性分析 | 第37页 |
3.2.5.7 包涵体的变性复性 | 第37-38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2页 |
3.3.1 总RNA的提取及scFv目的基因的获得 | 第38-39页 |
3.3.2 噬菌体抗体库的淘选效率分析 | 第39-41页 |
3.3.3 scFv的表达纯化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4 讨论 | 第42页 |
3.5 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庆大霉素ic-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| 第43-48页 |
4.1 材料 | 第43页 |
4.1.1 试剂 | 第43页 |
4.1.2 主要溶液的配置 | 第43页 |
4.1.3 所用仪器 | 第43页 |
4.2 试验方法 | 第43-44页 |
4.2.1 棋盘ELISA | 第43-44页 |
4.2.2 ic-ELISA检测庆大霉素标准曲线的建立 | 第44页 |
4.2.3 ic-ELISA检测方法的交叉反应分析 | 第44页 |
4.2.4 添加回收试验 | 第44页 |
4.3 结果和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3.1 标准曲线的建立 | 第44-45页 |
4.3.2 ic-ELISA检测方法的交叉反应性分析 | 第45页 |
4.3.3 ic-ELISA检测方法的评价 | 第45-46页 |
4.4 讨论 | 第46-47页 |
4.5 小结 | 第47-48页 |
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