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2-13页 |
第一篇 文献综述 | 第13-21页 |
1 NDV Ⅴ蛋白简介 | 第13-15页 |
2 RIG-I样受体(RIG-I like receptors,RLRs)家族结构 | 第15-17页 |
3 病毒RNA激活MAVS信号通路机制 | 第17-18页 |
4 蛋白质降解途径 | 第18页 |
5 副黏病毒V蛋白抗病毒机制 | 第18-21页 |
第二篇 实验篇 | 第21-49页 |
第一章 NDV诱导MAVS的降解 | 第21-29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21-24页 |
1.1 毒株和细胞系 | 第21页 |
1.2 试剂和仪器 | 第21-22页 |
1.3 病毒的扩毒 | 第22页 |
1.4 病毒感染细胞 | 第22页 |
1.5 UV灭活NDV | 第22-23页 |
1.6 过表达Flag-MAVS | 第23页 |
1.7 磷酸化收样 | 第23页 |
1.8 TCID50(病毒感染力)的测定 | 第23-24页 |
1.9 样品的Western Blot分析 | 第24页 |
2 结果和分析 | 第24-27页 |
2.1 NDV和SeV分别感染HeLa和A549细胞观察是否降解MAVS | 第24-25页 |
2.2 NDV以一种剂量依赖效应诱导MAVS降解 | 第25-26页 |
2.3 UV灭活的NDV对MAVS的影响 | 第26页 |
2.4 NDV降解外源转染的MAVS | 第26-27页 |
2.5 NDV诱导IFN下游信号通路激活 | 第27页 |
3 讨论 | 第27-29页 |
第二章 NDV Ⅴ蛋白降解MAVS | 第29-33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29-30页 |
1.1 质粒和细胞 | 第29页 |
1.2 试剂和仪器 | 第29页 |
1.3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 | 第29-30页 |
2 结果和分析 | 第30-32页 |
2.1 NDV Ⅴ蛋白降解MAVS具有剂量依赖效应 | 第30-31页 |
2.2 NDV Ⅴ蛋白降解MAVS介导的IFN-β的产生 | 第31-32页 |
3 讨论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副黏病毒Ⅴ蛋白诱导MAVS的降解 | 第33-39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33-35页 |
1.1 质粒和细胞 | 第33页 |
1.2 载体及分子生物学相关试剂和仪器 | 第33-34页 |
1.3 Flag14-SeV Ⅴ、Flag14-MEV Ⅴ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| 第34-35页 |
2 结果和分析 | 第35-38页 |
2.1 Flag14-SeV Ⅴ、Flag14-MEV Ⅴ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| 第35-36页 |
2.2 副黏病毒V蛋白对MAVS降解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2.3 ZJ1突变株及野生株WT感染后MAVS表达情况 | 第37-38页 |
3 讨论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NDV通过泛素-蛋白媒体途径降解MAVS | 第39-45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39-41页 |
1.1 质粒和细胞 | 第39页 |
1.2 载体及分子生物学相关试剂和仪器 | 第39页 |
1.3 免疫共沉淀(Co-IP) | 第39-40页 |
1.4 药物处理细胞 | 第40页 |
1.5 细胞内PCBP2的干扰 | 第40-41页 |
2 结果和分析 | 第41-43页 |
2.1 干扰PCBP2后感染NDV对MAVS降解的影响 | 第41页 |
2.2 MAVS的降解是否泛素化降解 | 第41-42页 |
2.3 细胞MAVS的降解是否是泛素化降解 | 第42-43页 |
3 讨论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NDVV蛋白与MAVS蛋白的互作 | 第45-49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45-46页 |
1.1 质粒和细胞 | 第45页 |
1.2 试剂和仪器 | 第45页 |
1.3 质粒转染HeLa细胞 | 第45-46页 |
2 结果和分析 | 第46-47页 |
2.1 MAVS分段质粒在HeLa细胞的真核表达鉴定 | 第46页 |
2.2 NDV V蛋白与MAVS不同分段片段的互作 | 第46-47页 |
3 讨论 | 第47-49页 |
全文总结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附录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