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光电催化降解水中磺胺二甲嘧啶的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3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1.2 药品及个人护理品污染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1.3 药品及个人护理品处理技术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臭氧氧化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芬顿反应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电化学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光催化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光电催化第16-17页
    1.4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及改性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改性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1.5 磺胺二甲嘧啶的理化性质第20-21页
    1.6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意义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内容第21-23页
第2章 实验材料及分析测试方法第23-31页
    2.1 实验设备与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第24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光源的选择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磺胺二甲嘧啶储备液的配置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磺胺二甲嘧啶光电催化降解实验第25-26页
    2.4 水质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磺胺二甲嘧啶的HPLC分析条件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其他水质的测定第27页
    2.5 催化剂表征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红外分析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电化学工作站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2.6 光电催化动力学第29-31页
第3章 催化剂制备、表征及选择第31-44页
    3.1 TiO_2-NTs/Fe_3O_4制备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几种TiO_2-NTs的比较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电化学表征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降解SM_2比较第33-34页
    3.3 TiO_2、TiO_2-NTs、TiO_2-NTs/Fe_3O_4的比较第34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表征分析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降解SM_2比较第41-42页
    3.4 电极的稳定性第42-4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4章 模拟日光下TiO_2-NTs/Fe_3O_4光电催化降解SM_2的研究第44-67页
    4.1 电催化、光催化和光电催化的比较第44-47页
    4.2 pH的影响第47-49页
    4.3 磺胺二甲嘧啶初始浓度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 4.4 偏压的影响第51-53页
    4.5 电解质种类及浓度的影响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硫酸钠的影响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氯化钠的影响第55-58页
    4.6 光强的影响第58-61页
    4.7 硫酸铁与硫酸亚铁的影响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硫酸亚铁的影响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硫酸铁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4.8 SM_2降解矿化度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4.9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结论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作者简介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停车场中VOCs组分特征研究
下一篇:吸附剂及与生物反应器耦合对水中砷的去除效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