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32页 |
1.1 研究意义 | 第14-18页 |
1.1.1 轨道交通的发展 | 第14-15页 |
1.1.2 噪声污染及危害 | 第15-16页 |
1.1.3 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6-18页 |
1.2 桥梁结构噪声研究现状 | 第18-22页 |
1.2.1 桥梁结构噪声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2.2 桥梁结构噪声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1.2.3 桥梁结构噪声计算方法总结 | 第21-22页 |
1.3 约束阻尼层应用及研究现状 | 第22-29页 |
1.3.1 黏弹性阻尼层结构型式 | 第22-25页 |
1.3.2 约束阻尼层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5-26页 |
1.3.3 约束阻尼层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6-27页 |
1.3.4 约束阻尼层动力计算方法总结 | 第27-29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9-32页 |
第2章 铁路结合梁桥结构噪声理论预测模型 | 第32-50页 |
2.1 声学基本概念 | 第32-35页 |
2.1.1 声压、声压级 | 第32-34页 |
2.1.2 声功率与声强 | 第34页 |
2.1.3 响度级与等响曲线 | 第34-35页 |
2.2 列车-轨道-桥梁耦合振动基本理论 | 第35-38页 |
2.2.1 车辆子系统模型 | 第35页 |
2.2.2 轨道子系统模型 | 第35-36页 |
2.2.3 桥梁子系统模型 | 第36-37页 |
2.2.4 轨道不平顺 | 第37页 |
2.2.5 耦合方程及求解 | 第37-38页 |
2.3 统计能量分析原理 | 第38-43页 |
2.3.1 模态密度 | 第39-40页 |
2.3.2 内损耗因子 | 第40-41页 |
2.3.3 耦合损耗因子 | 第41-42页 |
2.3.4 功率平衡方程 | 第42-43页 |
2.4 辐射效率 | 第43-46页 |
2.5 铁路结合梁桥结构噪声理论预测模型 | 第46-48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3章 板梁钢-混结合梁桥结构噪声试验与计算分析 | 第50-72页 |
3.1 桥梁概况 | 第50-51页 |
3.2 试验概况 | 第51-54页 |
3.2.1 试验测点布置 | 第51-53页 |
3.2.2 测试工况 | 第53-54页 |
3.3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54-60页 |
3.3.1 加速度与声压时程 | 第55-56页 |
3.3.2 时域声压级 | 第56-57页 |
3.3.3 频域加速度级和声压级 | 第57-58页 |
3.3.4 实测振动与噪声的相干分析 | 第58-60页 |
3.4 理论分析 | 第60-70页 |
3.4.1 桥梁模态 | 第60-61页 |
3.4.2 轨道不平顺和车辆参数 | 第61-63页 |
3.4.3 桥面板响应 | 第63页 |
3.4.4 理论模型验证 | 第63-65页 |
3.4.5 线性计权声压级 | 第65-68页 |
3.4.6 A计权声压级 | 第68-7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4章 桁梁钢-混结合梁桥结构噪声计算分析 | 第72-86页 |
4.1 桥梁概况 | 第72-76页 |
4.2 桥梁自振特性分析 | 第76-77页 |
4.3 桁梁钢-混结合梁桥车致振动分析 | 第77-79页 |
4.3.1 计算边界条件 | 第77-78页 |
4.3.2 车致振动响应 | 第78-79页 |
4.4 桁梁钢-混结合梁结构噪声预测 | 第79-85页 |
4.4.1 统计能量分析基本参数 | 第79-80页 |
4.4.2 结构噪声空间分布规律 | 第80-83页 |
4.4.3 声贡献量 | 第83-8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85-86页 |
第5章 约束阻尼层减振降噪分析理论与试验研究 | 第86-120页 |
5.1 黏弹性阻尼材料特性 | 第86-89页 |
5.2 约束阻尼层桥梁车致振动与结构噪声分析理论 | 第89-98页 |
5.2.1 基于模态应变能法的内损耗因子计算理论 | 第89-94页 |
5.2.2 内损耗因子计算结果验证 | 第94-97页 |
5.2.3 约束阻尼层桥梁结构噪声计算理论 | 第97-98页 |
5.3 约束阻尼层工字梁试验研究 | 第98-116页 |
5.3.1 试验方法 | 第99-101页 |
5.3.2 试验概况 | 第101-104页 |
5.3.3 实测数据的信噪比 | 第104-105页 |
5.3.4 实测工字梁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损耗因子 | 第105-109页 |
5.3.5 地面反射对声压级的影响 | 第109-110页 |
5.3.6 腹板和翼缘分别敷设自由阻尼层的振动与噪声对比 | 第110-113页 |
5.3.7 腹板敷设不同约束阻尼层的振动与噪声对比 | 第113-116页 |
5.4 约束阻尼层工字梁理论分析 | 第116-11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17-120页 |
第6章 板梁钢-混结合梁桥结构噪声约束阻尼层控制研究 | 第120-142页 |
6.1 约束阻尼层材料 | 第120页 |
6.2 约束阻尼层优化 | 第120-125页 |
6.2.1 敷设构件 | 第121页 |
6.2.2 敷设面积 | 第121-122页 |
6.2.3 局部优化 | 第122-125页 |
6.3 约束阻尼层参数研究 | 第125-128页 |
6.3.1 阻尼层剪切模量对比分析 | 第125-126页 |
6.3.2 约束层材料对比分析 | 第126-127页 |
6.3.3 阻尼层厚度对比分析 | 第127页 |
6.3.4 约束层厚度对比分析 | 第127-128页 |
6.4 约束阻尼层桥梁减振降噪试验研究 | 第128-134页 |
6.4.1 敷设CLD前后振动加速度对比 | 第131-132页 |
6.4.2 敷设CLD前后声压级对比 | 第132-134页 |
6.5 约束阻尼层减振降噪效果分析 | 第134-139页 |
6.5.1 结构内损耗因子计算 | 第135页 |
6.5.2 约束阻尼桥梁理论计算验证 | 第135-136页 |
6.5.3 约束阻尼层减振降噪结果 | 第136-139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139-142页 |
第7章 桁梁钢-混结合梁桥结构噪声约束阻尼层控制研究 | 第142-160页 |
7.1 黏弹性阻尼材料 | 第142页 |
7.2 约束阻尼层优化 | 第142-153页 |
7.2.1 敷设杆件 | 第142-143页 |
7.2.2 敷设面积 | 第143-144页 |
7.2.3 局部优化 | 第144-153页 |
7.3 灵敏度分析 | 第153-156页 |
7.3.1 阻尼层剪切模量对噪声的影响 | 第153-154页 |
7.3.2 约束层材料对噪声的影响 | 第154页 |
7.3.3 阻尼层厚度对噪声的影响 | 第154-155页 |
7.3.4 约束层厚度对噪声的影响 | 第155-156页 |
7.4 约束阻尼层减振降噪效果分析 | 第156-158页 |
7.4.1 结构内损耗因子计算 | 第156-157页 |
7.4.2 约束阻尼层减振降噪结果 | 第157-158页 |
7.5 本章小结 | 第158-16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160-164页 |
致谢 | 第164-1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6-18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180-1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