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后水电站拱坝坝肩抗滑稳定分析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主要符号表 | 第8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页 |
1.2 拱坝坝肩稳定分析方法 | 第9-14页 |
1.2.1 理论分析法 | 第9-10页 |
1.2.2 数值分析法 | 第10-13页 |
1.2.3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| 第13-14页 |
1.2.4 复合法的应用 | 第14页 |
1.3 国内外规范对拱坝坝肩抗滑稳定规定的比较 | 第14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5 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 | 第17-23页 |
2.1 材料非线性 | 第17-19页 |
2.1.1 材料非线性理论 | 第17页 |
2.1.2 弹塑性分析基本方程 | 第17-18页 |
2.1.3 弹塑性增量理论基本内容 | 第18-19页 |
2.2 接触非线性 | 第19-21页 |
2.2.1 接触面的单元类型 | 第20-21页 |
2.2.2 接触力学分析 | 第21页 |
2.3 几何非线性 | 第21-2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刚体极限平衡法坝肩稳定分析 | 第23-32页 |
3.1 工程背景 | 第23-26页 |
3.1.1 工程概况 | 第23页 |
3.1.2 设计基本资料 | 第23-24页 |
3.1.3 坝址地形地质条件 | 第24-26页 |
3.2 滑动模式分析 | 第26页 |
3.3 边界条件及参数的确定 | 第26-27页 |
3.4 计算荷载及拱端推力 | 第27-29页 |
3.4.1 计算荷载 | 第27-28页 |
3.4.2 拱端推力 | 第28-29页 |
3.5 拱坝坝肩抗滑计算成果 | 第29-30页 |
3.6 左右岸推力墩稳定计算成果 | 第30-31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三维有限元法坝肩稳定分析 | 第32-59页 |
4.1 坝肩稳定分析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| 第32-37页 |
4.1.1 ABAQUS与CATIA软件 | 第32页 |
4.1.2 CATIA参数化建模方法 | 第32-33页 |
4.1.3 坝体及基岩在ABAQUS中的模拟 | 第33页 |
4.1.4 Mohr–Coulomb屈服准则 | 第33-34页 |
4.1.5 断层在ABAQUS中的模拟 | 第34-37页 |
4.2 拱坝及基岩在基本荷载组合下的应力及位移 | 第37-41页 |
4.2.1 坝体位移及应力 | 第37-39页 |
4.2.2 坝肩基岩位移及应力 | 第39-40页 |
4.2.3 断层位移及应力 | 第40-41页 |
4.3 拱坝及基岩特殊荷载组合下的位移及应力 | 第41-45页 |
4.3.1 坝体位移及应力 | 第41-43页 |
4.3.2 坝肩基岩位移及应力 | 第43-44页 |
4.3.3 断层位移及应力 | 第44-45页 |
4.4 坝肩稳定分析 | 第45-57页 |
4.4.1 坝肩稳定判断依据 | 第45-46页 |
4.4.2 强度折减法分析 | 第46-49页 |
4.4.3 超载安全系数法分析 | 第49-53页 |
4.4.4 坝肩岩体抗剪点安全系数 | 第53-56页 |
4.4.5 结果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5.1 结论 | 第59页 |
5.2 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| 第64-65页 |
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